這本名叫《最后一個人類》的書籍第一次出現在黎漸川的視野里,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某一天。
他放學后收拾書桌,整理需要帶回家的作業本時,在一堆習題冊中間發現了它。
當時的黎漸川仔細回憶了好久,也肯定自己絕對沒有從書店或任何人手里借過或買過這本書,但它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好像就在他從辦公室取回新的習題冊后。
他去詢問老師。
機器人老師思考了一陣,才說:“老師沒有仔細關注過,但這本書應該一直在你手里吧。”
“我把新習題冊給你的時候,你就拿著它?!?/p>
圓滾滾的小機器人問:“那我來的時候,手里有拿著它嗎?”
機器人老師搖頭:“當時一起來到辦公室的小朋友太多了,老師手上也有事情在忙,沒有看到你是不是拿著它。如果你擔心它不是你的,而是拿錯了,也可以放在辦公室,去公告板上貼一張失物招領?!?/p>
“我能感覺到它是我的,”圓滾滾的小機器人道,“我只是很想知道我什么時候擁有了它,這件事可能對我非常重要。”
機器人老師傳遞出溫柔安撫的信號:“我們的芯片處理能力有限,絕不是過目不忘的,生活中會有些糊涂,是很正常的,不要太過在意,鉆了牛角尖。馬上就要小升初考試了,別讓其它不太重要的東西擾亂你的芯片,小424,好好準備考試吧?!?/p>
圓滾滾的小機器人沒有得到答案,沮喪地垂下頭,向老師道了謝,離開了辦公室。
第二天,他又問過自己的好朋友313和119,還有班上其他比較要好的同學。
但得到的答案都和老師給出的差不多。
他們都沒有留意過同處一個空間的他,等到清醒地注意到時,他的手里已經拿著那本書了。
黎漸川聽著時,莫名覺得他們關于辦公室的記憶好像都有些模糊。而他自己,好像也不太記得某些細節了。
“什么書什么書?給我看看!”
313總是對一切都充滿好奇。
黎漸川沒拒絕,而是邀請他和119回了自己家,一同翻看這本書。
然而,看了書的313和119卻異口同聲地說這絕對不是一本書,而只是一本裝幀奇怪的筆記本,里面明明一個字都沒有,只有空白的紙頁。
黎漸川愕然,再三確認他們沒有開玩笑后,便按捺著莫名激動起來的心情,收起了書,沒再多說什么,只給313和119買了兩個冰淇淋,為“撒謊戲?!绷撕门笥讯狼浮?/p>
但實際上,他無比確信,自己是能看到這本書的內容的。
只是他為調查這本書的來歷而奔波,還沒來得及認真去看而已。
晚上,送走313和119后,黎漸川頭一次沒有按時啟動睡覺程序,而是與父母道過晚安后,關掉燈,縮在被子里,舉著小手電筒,翻開了那本書,仔細地閱讀起來。
這本書很薄,只講了一個非常短的,有些古怪的故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用黎漸川霧氣之下的模糊印象里的一種文字寫成的。
這種文字叫作英文。
故事的開篇描寫了一場由技術革命和經濟低迷引發的小規模戰爭。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沖突的升級,這場小規模戰爭,最終發展成為了持續十數年的滅世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