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計劃,他今天有三件必做的事。
一是逛一遍歡喜溝,看看這里的具體情況,把該記的都刻進腦子里,二是打探下張秀蘭和榆阿娘,再從其他人嘴里補充一些大祭相關的事,三是踩踩點,找一下自己編出來的金手指,收歸己用。
有關最后一件事情,雖然黎漸川有七成以上的把握確定手記與劇情相關,是當下發生的事,但謹慎起見,在來歡喜溝前,他還是網上搜索了下。
通過網上新聞,黎漸川確認近期確實開展了一場全國民俗與宗教文化普查活動,且這次普查是建國以來民俗和宗教文化方面的首次普查。
也就是說,晚餐那本手記所寫的內容,就是在現今這個時間線,既非過去,也非未來。他的金手指自然也仍在歡喜溝,大概率還未被取走。
除去這三件事外,黎漸川還打算找找歡喜溝的黃泥地。
他對自己鞋底莫名沾染的黃泥頗為在意。
收拾好,黎漸川揣了鑰匙,鎖上了西廂房門。
院內空無一人,正房門依舊緊閉,黎漸川看了眼,透過窗紙隱約瞥到了兩條晃動的影子。沒等他辨出這兩條影子是誰,它們便先后消失了。
黎漸川順勢收回目光,步履不停,出了大門。
隨嘎吱一聲老木門響,小四合院再度恢復寧靜。
一點稀薄泛白的陽光從滿天陰云中透出來,漫過灰撲撲的檐,爬上涂了新鮮紅漆的窗,恰好照亮了西廂房內那尊被黎漸川隨手挪到窗臺上的模糊雕像。
肉團似的雕像在這光亮里好似突然活過來了一般,無聲蠕動著,慢慢顯出一張同樣模糊的人臉來。
看人臉輪廓,竟與此時的黎漸川頗為相似。
一道陰影忽然移來,擋住了光亮。
小順不知何時出現在了西廂房的窗外。
他木呆呆地望著雕像,黑白分明的眼睛漸漸多出了一枚瞳孔,兩枚瞳孔,三枚瞳孔——只一兩秒,密密麻麻的瞳孔便已長滿了他的眼球。
小順睜大了他兩顆滿是瞳孔的詭異眼球,慢慢靠近雕像。
無數瞳孔混亂顫動著,似是在透過雕像窺探什么。
片刻后,他閉上雙眼,語氣疑惑:“不是祂……”
上午九點半。
黎漸川走在歡喜溝的主路上,手里捏著一盒從村中心小超市買來的煙。這盒煙已經空了,只剩兩三支并個煙盒。
都說每個村都有一個村頭情報站,歡喜溝雖不同于尋常村落,但在這點上卻也并不例外。黎漸川剛從村頭回來,用一張討巧的嘴和一盒不錯的煙同大爺大媽套上了近乎,得了些消息。
首先,他確定了小順口中關于大祭的事全都為真,其次,他問了小順說的自己曾問過的進士牌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