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的天空破洞出現時,不只是傳遞下來了一條殘缺信息。當時在岡仁波齊峰頂的登山者,也不僅僅只是七個人。”
“這第八個人并不是狂熱宗教分子中的一員,他只是個登山愛好者,加入了一個登山小組,想要挑戰岡仁波齊,七個狂熱宗教分子想要舉行儀式,而儀式需要祭品,所以他們就盯上了這名登山愛好者,將他誆騙到了峰頂。”
“儀式中,他們按計劃殺死了這名登山愛好者,之后天空裂開了縫隙,來自高維的白光降臨。在這片白光里,衛星信號接收器接收到了殘缺信息,而這名登山愛好者尚未完全停止跳動的大腦則一分為二,接收到了兩團可以被稱之為意識的東西。”
“我們現在的判斷是,這兩團意識來自于高維生命。”
“一半大腦與一團意識被成立救世會的那六個人帶走,奉若神明,成為他們口中的造物主,傳言具有深不可測的威能,就是你們在黑金字塔見到的那個,特制子彈和實驗品都沒能對它造成任何傷害,但它卻能在瞬間殺死無數人,如果不是你的改造能力里自愈力最強,恐怕也已經死了。”
“另外一半大腦和意識,原本在滯留于青藏地區的第七人的手上,可他被我們抓住時,手上并沒有那一半大腦。我們采取了包括但不限于催眠的各種手段,都沒能從這個狂熱分子口中挖出另一半大腦的下落。”
“據當時的辦案專員分析,這個狂熱分子應該是真的不知道另一半大腦究竟是于何時何地,怎樣丟失的。”
“2042年,首都研究所與god實驗室結盟,消息互通,我們因此對它們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研究。”
封肅秋看了黎漸川一眼,道:“寧博士資料你看過,他的青少年時期,九歲到十四歲,是在一家名為加州潘多拉療養院的地方度過的。這家療養院前身是加州克麗絲療養院,只是家普通療養院,后來在2037年4月23日才改名為潘多拉療養院,開始進行非法人體實驗。”
“另一半大腦就在這家療養院。”
“它被療養院內的實驗人員稱為神、造物主,或中樞大腦。”
“寧博士認為,這半顆大腦才是這家療養院實際上的所有者、統治者。但沒有人知道它是怎么來到這里的。”
“對此,寧博士和研究所的猜測是這個中樞大腦確實擁有人類目前無法想象的特殊能力,或是高維生命對三維生命的我們及我們的空間可以產生某些降維影響,在這種能力或影響下,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操縱機械或人類本身,甚至也可以操控電波、思維、能量、磁場等等一些看得見摸得著,或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
“所以它有著自己的想法,神不知鬼不覺地脫離那名狂熱分子,誘惑其他人或物來帶走它,也不是不可能。”
“對人類來說,它詭異、神秘、不可名狀、不可對抗,近乎全知全能,自然而然地,就會被視為神明。但從寧博士在潘多拉療養院內獲取的信息看,中樞大腦并不認為自己是神。”
封肅秋頓了頓:“它,或者說這些高維生命,自稱也是人類。因為生存的空間名為潘多拉,所以也自稱是潘多拉。”
黎漸川本能地抓住了重點:“它能和人交流?”
“應該不能直接交流。”
封肅秋答道:“救世會方面的情況我們不清楚,但在潘多拉療養院,真正接觸過中樞大腦的只有寧準,可他并沒有親眼看到過它,只是在入住五樓后,會定期去一個封閉的房間,接受著中樞大腦在腦域與精神方面的影響,這是造神實驗的一部分。”
“其余人,無論是療養院的實驗人員,還是其他實驗體,都沒有權限進入那個房間。”
“唯二的兩個例外,就是直屬于中樞大腦的兩個人,據寧博士說,他們進行了意識連接手術,自愿容納了自中樞大腦內伸出的‘觸手’,成為了中樞大腦的一部分。”
“這兩條‘觸手’,一個是負責療養院造神實驗的人,他普通的身軀無法承受觸手,于是將自己改造成了一個機器人,另一個是負責療養院剩余的其它事務的人,他在成為‘觸手’后,失控變成了一團爛肉,只能生活在插滿管子、泡滿溶液的器皿里,他失去了人類的聲音,與其他人交流只能通過特制翻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