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這點之外,黎漸川還辨別出了他們的身份——這支隊伍大多數(shù)軍士腰間都掛著一柄手掌大小的桃木劍,結(jié)合他們的鎧甲、手中工具和之前斥候的回稟,不難猜出,這就是大羿末年赫赫有名的桃木軍。
為何叫桃木軍?因為軍中人人佩戴一柄小小桃木劍。
為何赫赫有名?因為這桃木軍是常干挖墳掘墓勾當?shù)模讣芍M,缺陰德,旁人都看低兩眼,可偏偏,這桃木軍盜墓得來的錢財,只作兩個用途,一為軍費,二為救濟百姓。
如此行為,惹爭議無數(shù)。
照理說這樣的軍隊,在歷史上,應(yīng)該是被避諱的存在,少能為人所知,但這支桃木軍卻不同。
它明晃晃出現(xiàn)在夏國大部分歷史課本上,不因別的,而是因這桃木軍的首領(lǐng)便是夏國的開國皇帝,鄭堯。
在進入克系副本前,黎漸川得到的副本相關(guān)信息極少,僅有的幾條,大都提到了副本的時代背景,類似于現(xiàn)實世界二十年前的華國。
但真正進入后,他才知道,這僅僅只是副本所處的這個時代類似罷了。
這個時代之前的歷史發(fā)展,以及未來的軌跡,都與華國搭不上關(guān)系,可以算是一個完全架空的世界。
而這個世界由封建舊社會轉(zhuǎn)向民主新社會的開辟者,便是鄭堯。
鄭堯的一生非常傳奇,毀譽參半。
他百姓出身,大羿末年文宗因妄圖弒神而崩,幼帝登基,奸臣當?shù)溃煜麓髞y,鄭堯正當少年,懷揣雄心壯志,正巧家中父母已亡,了無牽掛,便索性投了起義軍,也跟著揭竿而起了。
他在軍中文不成武不就,獨有一手交友的好本事,上到起義軍首領(lǐng),下到炊事房伙夫,他都能與之稱兄道弟,得眾人喜愛。
亂世之中,勤王軍、起義軍眾多,天天打來打去,也打不出個一二三來,只害了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鄭堯每每行軍到一處,便會見餓殍滿地,狠心者易子而食。他為此痛心,常常輾轉(zhuǎn)到深夜,苦思解決之道。
結(jié)束亂世,他有心無力,實在不是那塊料。
賑濟百姓,他只是個小小百夫長,左右不了糧草,所跟隨的首領(lǐng)也軍需緊張,不像那些喪盡天良的,屠戮百姓,烹食人肉,已算是好的了,又怎么能指望他自掏腰包救濟那些雜草似的存在?
雜草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求生意志總是很強,等這陣子過了,就又會長出來。
人只靠殺,是殺不干凈的。
鄭堯自認不聰明,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得求助一些心腹兄弟。有一個手藝人出身,據(jù)說曾在福祿天君跟前侍奉過的兄弟給他出了個主意,去盜墓,盜古墓,盜大墓。
鄭堯大驚,不肯干這等遭雷劈的勾當。
這兄弟便說,百姓沒有糧食吃,軍中沒有軍費,不是因為天底下沒有糧食了,而是因為那些坐擁糧山的人不肯放糧。
他們囤積的糧食多到可以倒進海里沖著玩,只是沒有好處,他們不肯給出。
若鄭堯能拿出令他們心動的金銀或?qū)氊悂恚粋€兩個不答應(yīng),但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一個個找過去,總有一張嘴能撬開。有了糧食,首領(lǐng)都能換你來做,更何況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