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紙筆成型,最終卻不是三份,而是四份。
謀殺
“加州潘多拉療養院,這是個非常值得一提的地方。
但我對它的了解,或者說世界上大部分人對它的了解,都是相當有限的。現實世界關于它的資料,再結合從霧中療養院虛影得到的線索,只能讓我在這里對它做出一個大致的描述。
這對本次解謎來說,大概是能起到一個奠基的作用。”
書寫與口述自然不同。
在答題卡上,黎漸川也稍稍改變了自己慣常使用的口吻,讓紙上的文字盡量正式簡練,頗有點給處里寫報告的既視感。
療養院的照片漂浮在他身前,微微泛光。
“這家潘多拉療養院的原身是加州克麗絲療養院,興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
2037年4月23日,克麗絲療養院被買賣,由一家經營不善的私人療養院,變作了潘多拉基金會名下的療養院。
同日,療養院改名為潘多拉療養院。
在這個時間段,沒有人會在意一家默默無聞的深山療養院的變化。而之后,當god實驗室從這里橫空出世時,現實世界的各大勢力想要調查,卻又發現,一切都已經晚了,他們根本找不到潘多拉基金會的任何線索。這家基金會就好像憑空消失了。
說回潘多拉療養院。
不出意外,該療養院在2037年易手改名時,就已經從一家正規普通的療養院,變成了非法實驗基地。
第一批a1系列實驗體,也就是從這個時間開始,進入到療養院中。
從療養院虛影的一些細節中可以看出,療養院獲取a1系列實驗體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實驗體自愿入院。
這類實驗體基本都是有父母親人的,他們身染怪病,常規醫療手段已經無法醫治,家庭條件也不允許用更高更昂貴的技術維持他們的生命。無奈之下,他們的親人就將他們送進了療養院。而潘多拉療養院對外打出的旗號,就是收容十歲以內罹患怪病的孩子,參與醫學實驗,進行免費治療。
父母親人代替他們簽下一紙同意書,生死與未來就全部從外界,轉移到這間小小的療養院了。
孫朋來就屬于這一類。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療養院派人外出捕捉符合某些限定要求的孩子,帶回來成為實驗體。
而a1系列的所有實驗體,不論入院方式是哪一種,最終參與的實驗都是同一個,即‘造神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