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相比于另外兩個監區,九等監區的情況太過簡單明了,本局玩家和滯留玩家在對其稍有了解后,都不免會有向全知之神下手的打算?!?/p>
“而全知之神成于全知,也敗于全知?!?/p>
“全知的負面影響便是過多的信息量,駁雜龐大?!?/p>
“對全知之神這本書籍來說,摒除這些負面影響,可能只有兩個方法,一是不動用全知之力,在大部分時候做一個有著自我意識的監視者,偶爾承受全知的沖擊,短暫成為神明,二就是讓自己保持相對機械的書籍狀態,不誕生太多自我意識,沒有自我意識,那便談不上被摧毀?!?/p>
“全知之神選擇的大概率是方法二。”
“這一點從它與羅松的對戰,便能窺見一二?!?/p>
“身處九等監區,它依靠全知的神力收獲了信徒,擁有了勢力,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偶爾還給予部分人類超凡的力量或神秘的指引,這已經可以被稱之為相當強大的神明了??梢矁H此而已了?!?/p>
“全知之神對全知這項能力的運用,在大部分原住民看來,是極高的,可在同等的超凡存在眼里,卻太過局限呆板?!?/p>
“當它遇到對它沒有絲毫敬畏,身負魔盒力量與超凡能力的外來者玩家時,它的缺陷便會暴露無遺?!?/p>
“它確實全知,可它無法依靠自己,消化自己所得的知識,并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力量——它選擇了成為一本沒有太多自我意識的書籍,而書籍,向來只是記錄知識的載體,而非能將知識轉化為智慧與力量的神明——單純的全知并不能與智慧或力量劃上等號。”
“‘知’能化為己用,‘知’能與行合一,這才是全知之力的強大之處。”
“當然,這僅是我的個人理解。”
黎漸川道:“這樣一位僅僅只是全知的全知之神,最終得到一個被玩家弒殺、分食的結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早就可以預見的?!?/p>
“
三六九等
“避讓,沖突后隱匿,與投靠潘多拉……面對潘多拉,通宙之神只有這三種選擇?”多洛擰眉問道。
手持機械傘的紅裙玩家道:“面對潘多拉,通宙之神當然不只有這三種選擇,但是只有這三種選擇可能會導致通宙之神和三等監區在遭受潘多拉的污染后,呈現出目前的狀態。”
她嗓音平和:“我也認同blood的觀點,三種情形里,后兩種可能性更高。假如一定要在后兩種之間再進行比較選擇的話,我選擇第二種。據我觀察,通宙之神倒向潘多拉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確實很低?!?/p>
黎漸川有些訝異地掃向這名玩家。
自解謎開始后,這名玩家展現出的不少想法都與他不謀而合,而且,她的態度和部分言論,也讓黎漸川頗感熟悉。
黎漸川懷疑,這名玩家就是曾與他和寧準進行過數次傳信對話的nirvana。
論對三等監區和通宙之神的了解,這里大概沒有哪個玩家能比nirvana、池冬、blood這些人更具有發言權。
“我個人同樣更認可第二種情形。”
黎漸川道:“第一種情形,面對潘多拉,通宙之神選擇避讓,不起沖突,也就意味著它的實力大概率無損。在實力無損的情況下,它不可能不進行較為頻繁的暗中活動,尤其是在我們新一批玩家涌入,副本內局勢已發生明顯變化的前提下。只要進行暗中活動,它就不可能完全不露蹤跡?!?/p>
“換句話說,就算它真的足夠小心,沒有在過往的活動中顯露任何痕跡,那這次夢境領地戰呢?”
“在三等監區被破,不得不加入戰場時,通宙之神不管出于什么立場,都不該在仍有實力的情況下,對這一切坐視不理,龜縮到真空時間降臨的這一刻?!?/p>
“它沒有出現……”
“要么就是它已經消亡。”
“假如它已消亡,潘多拉便近乎完全掌控了三等監區,那他們絕不會放任blood和pater等玩家拿到通宙之神的力量,更甚者,他們大概不會允許時間之力散落在三等監區——潘多拉是需要玩家去挖掘魔盒隱秘,但在超維能量這個方面,潘多拉與玩家仍是競爭關系,潘多拉應該不懼怕玩家們得到更多的超維能量,可也絕不會希望并允許玩家們去獲取太多超維能量,能阻止自然會阻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