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女,即陽年陽月陽日陽時出生的女人,多是高顴骨,吊梢眉,艷容俗神。陰男,一為陰時出生的男子,二為體虛身弱的男子,三也可是重病垂死的男子。
陽女體內陽氣重,與尋常男子結親,有損無益,但若與陰男成婚,則可陰陽調和,去陰返陽,和諧美滿。
因陽女命重而陰男命輕,兩人成婚,便有許多規矩。
其中之一,便是陽女的出嫁妝,須得是入殮妝,是為壓陽,而陰男則要用正午宰殺的公雞血混朱砂,涂抹自己的口眼,是為克陰。
這就是黎漸川多年走南闖北所知的,唯二兩個將喜事和殮容放在一起的鄉野習俗。
當然,在現實世界這些封建迷信已近乎絕跡,他并未親眼看過,只能算是道聽途說。
不過對入殮妝本身,他因過去的任務,確實是有些了解的。
他確定小順母親臉上所化的便是入殮妝,只是不知道,小順母親這樁喜事是活人嫁死人,還是陽女嫁陰男。
“秀梅?”
黎漸川轉著腦內想法的同時,帶著點適當的疑惑開了口:“張秀梅?和張秀蘭是什么關系?”
“親姐妹,張秀蘭是我媽大姐,我大姨,”小順邊答著,邊詫異地看黎漸川,“季先生,你進村的時候就問過我這件事了,你忘了嗎?”
黎漸川一怔。
他問過?
……不可能!
丟失的記憶不算,對自己現有的記憶,黎漸川非常自信。
翻看記憶相冊,他可以百分百確定,自己在今天凌晨的進村路上沒有跟小順搭過一句話。當時自己是直覺氣氛不對,不該貿然開口,所以才什么都沒說,這部分記憶清晰明確,沒有半點模糊或空白。
小順回憶著:“就我們進村的時候,季先生你問我是不是認識張秀蘭,我說是我大姨……你又說你在來的路上跟我大姨恰好拼了同一輛車,還是鄰座,看我大姨懷著孕一個人跑這么遠路很不容易……路過村頭,你還問了那座進士牌坊的事?!?/p>
黎漸川對此一點印象沒有。
他神色滯了滯,道:“好像有這么回事?熬了一路,又睡了下,有點懵了,記不清了……”
小順沒起疑:“那一會兒吃完飯,季先生你可以補補覺,多睡會兒,反正今天村里也沒什么事,睡飽了再去轉轉也來得及,四月三號請神,明天才開請神路呢?!?/p>
說著,他也不再多坐了,只說家里人起了,要回堂屋一起吃飯。
黎漸川把其它房間的鑰匙還了小順,便沒再留人。
剛進這副本半天,他心里便梗了不少事,也需要梳理梳理。
說實話,無論是莫名其妙記憶斷片,還是疑似出現幻覺,這些事瞧起來其實都沒什么太大的毛病,也沒給他造成什么惡劣影響,可若說一切正常,也不是,這些事它們又擺明了透著古怪,讓人想忽視都忽視不了。但要是去細究,卻也尋不到到底是哪里的問題,恍若霧里看花,迷迷昏昏。
正是這種好像什么都沒問題,又好像所有一切都處處有問題的感覺,讓黎漸川心頭晃出了一種說不出來的怪異感,很難形容。
暫壓下心緒,黎漸川吃完飯,幫忙簡單收了下碗筷,便回西廂房帶上充好電的手機,準備出門去村里逛逛。
按計劃,他今天有三件必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