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他毀尸滅跡,于深山老林中立了一座孤墳。
他抖著手把老道的尸體拖了進(jìn)去,可掩埋時卻屢屢晃神,竟有種不知里頭埋葬究竟的是老道的尸體,還是自己故舊的皮囊的錯覺。
臨走前,他望天有感,削木為碑,立在墳前,寫下了一條十二字批命斷語。
他走后,有玩鬧的小童誤入山里,瞧見墓碑,不識字,卻詭異地將其上文字喃喃念了出來。
“人非人,鬼是鬼,神非神,魔是魔……”
小童疑惑:“娘,什么叫‘人非人,鬼是鬼,神非神,魔是魔’呀?娘……娘?”
無人應(yīng)答。
小童回頭,終于后知后覺地發(fā)現(xiàn)自己迷了路,哇哇大哭著往山下跑。
跑了不知多久,一頭栽在草叢里,被一只大手拎起來,噼里啪啦就是一頓揍。
大手的主人邊揍邊罵,小童哭得撕心裂肺,一路被村人瞧見,也不稀奇,還打趣道:“小堯兒又挨打嘍……還敢調(diào)皮搗蛋不?”
下山的道微見到,并不憂慮是否被撞破,只覺奇妙好笑,便也當(dāng)真笑著給了這名叫鄭堯的小童一串路邊的糖葫蘆,旋即便踏上官道,一身逍遙,徑自入京。
在道微之前,文宗已砍了太多裝神弄鬼之輩的腦袋,原本惹天下僧道術(shù)士趨之若鶩的皇榜早已成了一張血淋淋的催命符,無人敢動。文宗也又陷入迷障之中,再度對鬼神之說產(chǎn)生了懷疑。
他見道微,是將信將疑的。
可道微與那些裝神弄鬼之輩不同,他是有真本事的。果然,一番論道后,文宗信了他,決定依他所言,重修廟宇,祭天求神。
道微為文宗選定的祭天兩神,一名多子菩薩,二名福祿天君。
這兩神是否真實存在,自然無文獻(xiàn)可考,全憑道微一張嘴來說,只是這也并非是道微隨意胡說。
他選這兩神,是有門道兒的。
道微行走天下時,常見世間之苦。其苦在他眼中無非兩樣,一為壓迫,二為欲望。
多子與福祿便都為其冠冕堂皇的化身。
這兩樣世間之苦平日里算不得什么,可一旦被無限放大,便是掀翻萬世太平之狂瀾,恐怖至極。
祭天當(dāng)日,道微精心布置過的祭天之地異象頻生,更有紫雷降世,劈開山岳,顯露出一處與外界迥然不同的世外桃源。文宗大喜,已信了道微八分,而剩余二分,也隨著道微的當(dāng)場坐化篤定下來。
一個小小游方術(shù)士,無父無母,無兒無女,若不是像其自己所說的,是神明使者,只為幫文宗引神降世而來,所圖便只能是金銀財寶,高官厚祿,可這些一朝身死,便全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