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集體幻覺?”也有人猜測,“說起母體,三維人類可能會想到生養我們的地球,信號生命也會根據自己物種的情況在意識里構造母體的模樣,所以前者才會看到和地球很像的蔚藍星球,后者才會看到帶‘核’的巨卵?其實我們并沒有找到母體和種子,只是在不知不覺間受到了某種影響?”
其它的聲音和信號也響起來。
“那要怎么解釋信號矩陣的定位?”
“也可能是因為母體的繁殖保護機制,讓我們這種成年體無法接觸稚嫩的種子?”
“那讓人類離開飛船,直接去試試?”
“接觸不了種子,還可以接觸母體。是幻覺還是真實,我們靠近母體就知道了……”
“雖然我們相信母體不會傷害我們,但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對母體一無所知,貿然靠近,太過冒險……”
“我們對母體的親近會不會也是受了什么影響?”
“還是要對這里保有警惕!”
前三次捕捉失敗,“潘多拉號”積極熱烈的勁頭如被巨錘砰的一砸,飛快委頓了下去。
各種紛亂猜測一時全都冒了出來。
“這就是您說的,母體會幫我們的?”
黎漸川調侃法爾教授。
這狀況對他來說并沒有多么意外,他從一開始就沒有像其他人類和信號生命一樣,對這件事抱有太高的期待。他的直覺告訴他,找到母體很可能不是結束,而只是剛剛開始。
“別急。”法爾教授卻一點都不萎靡,只躲進了自己的空間里,不知在做些什么。
最終,飛船上冷靜下來的人類和信號生命們按下了自己急躁的心,決定先讓部分人類駕駛護衛艦,離開飛船,在信號生命的指引與輔助下,去嘗試接取信號種子。
若成功,皆大歡喜,若失敗,那他們就必須要進一步去考慮眼前這個母體的真實性了。
未知的宇宙里,什么都有可能發生,不是嗎?
他們已經端正了面對它的態度。
按計劃,“潘多拉號”的護衛艦一艘艘離艦,載著人類,同漫步太空的信號生命一起,再次嘗試與散播到外圍的信號種子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