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講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少年的故事。
當時我不懂,只當尋常故事來聽,后來才知道,這個故事,講的便是多子與福祿。
父親說,因道微真人批言,三年之內,此地將有神明降世托生,所以歡喜溝初開時,村內于生子一事上非常勤快,接連不斷地誕下新生兒。
但新生兒再多,卻也沒用,一年又一年,孩子生了不少,可村內卻始終不見所謂神明降世才有的異象。
歡喜溝因神明降世而出現,眼看三年之期將近,神明卻始終不來,有人恐慌起來,擔憂歡喜溝將會因此引來文宗降罪。
或許真是擔心性命,又或許只是貪欲作祟,村內的張家和周家起了別樣的心思……”
有喜
歡喜溝原本就叫歡喜溝,在成為神鄉前,它只是一處人跡罕至的山野所在,名頭也是附近村民討個彩頭,隨意取的,并沒有什么太多含義。
因一道神雷現世,被欽定為神鄉后,歡喜溝也并沒有被改掉舊名,而是依舊叫作歡喜溝,只是一夕之間,此地從過往的人煙稀少,變成了張袂成陰,熙來攘往。
這乍起的繁榮,一半是因文宗祭天與一旨親封,另一半,則是因道微坐化前于眾目睽睽之下的一句,福祿天君與多子菩薩將降世托生于此。
翻譯過來,流傳出去,便是說福祿與多子兩位天上神仙,將會在未來三年內轉世到居住于歡喜溝的某戶凡人家中,托生于凡人肚皮。
家中生出一個下凡神明,這是何等的榮耀與福氣!
便是神明帶了天上的記憶,不認凡人為親,那也少不了天大的好處,總之,百利而無一害。
也因此,殷勤遷入歡喜溝內的人家數不勝數,若非道微真人早已說過,只要周圍城鎮百姓進入定居,恐怕就連京城的達官顯貴們都要忍不住悄悄溜進來,生下一兒半女,碰碰運氣。
順利遷入歡喜溝的普通百姓更是喜不自勝,官府也積極,免賦稅徭役,贈金銀珠寶,更遣人來照顧孕婦,幫忙料理農田,還給娶不上媳婦或有心思納妾的村民送來一個又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可謂照料周全。
這等日子連鎮上的老爺們都比不了,尋常百姓更是飄飄然,一朝發達,只覺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而這榮華富貴來得也輕巧,不用宵衣旰食,不用夙興夜寐,只需動動肚皮便是。
于是,只一年時間,歡喜溝的新生兒便跟下餃子似的,一個接著一個,出生了許多。
可這許多新生兒里,卻沒有一個如道微真人所說,自有異象。
不,也不能說完全沒有。
自然也有人于風雨交加之夜,或朝霞滿山之日,亦或一夕花開之時生產,可這些景象雖不常見,卻也并不是從未沒有,再加上孩子出生后普普通通,并未見到什么特殊之處,便也沒有引起什么動靜。
偶爾有些,執著地認為自家孩子便是神明降世,也有人去尋朝廷派駐在歡喜溝內的術士,請來觀看,也只能得到一個含糊的搖頭,口稱天機不可泄露。
世間沒人見過神,可神什么模樣,總是有人想象過的,至少不會是與凡人一樣。
歡喜溝出生的嬰孩,沒有誰有神明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