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運氣來了誰都擋不住,這個話題上熱搜那天,風和麗日,網絡環境良好:沒有現實生活的沖突新聞、幾位人氣爆棚的明星兩三天前剛剛發布動態帶了一波流量眼下正是流量疲軟之時、聯邦政府大會于聯邦時間后日召開,這兩日是各大議員趕往首都星的過渡,向來不會引起大新聞,所以聆音這會子沖上熱搜,既然沒有擋著別人的道,除了個別黑子,自然不會有看不過眼的人雇水軍去黑她。
于是這個熱搜底下就難得和平。
大伙兒原先看著聆音是否受傷這個話題又沖上首頁的時候,原本以為是罪魁禍首找到了,正摩拳擦掌等著大撕一頓,誰知道點進去卻是異口同聲的辟謠。
時事話題,不懂文意,你不是常說要兩者兼通嗎,介意來教教我嗎?”
“看在你好學的份上,”駱清逸揚起下巴,忍不住笑場了,“拿起紙筆準備做筆記吧!”
于是他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讓這個新學華夏文的學生“全文理解”了文意。
六十三
原本只是打算調笑一番,駱清逸很快就發現衛煊的記憶力好得出奇——自從衛煊能閱讀大部分的華夏文字之后,他記這些的速度越來越快,記憶力是讓人望塵莫及的強大。
只要不是拿文言文原文給給他,基本上就沒有他背不下來的。
不過駱清逸也發現,衛煊的背是真的只有“背”,是不理解內容的死記硬背。
“就算是文理分科的時期不需要學習這么多,你這個記憶力也是逆天的。”駱清逸說道。“你現在讀寫都不成問題了,其實已經達到畢業標準了。”速成班的主要目的就是快速學習華夏文字的讀和寫,能理解常用文字的意思,衛煊有駱清逸幫忙,已經超過這個要求,往“理解部分文章含義”方面發展了。
駱清逸看著他,搓著手躍躍欲試:“看著你這個樣子,我老想著去換試題。”老想換個高難度一些的試題讓他體驗一些遇到困難的感覺。而且難得這一屆的兵哥哥們對華夏有了興趣并且華夏語學得那么好,不夾帶些私活讓他們接觸得更多簡直讓人難受。
衛煊看了他一會兒,竟說道:“就你前晚弄的那套題?你當時沒關終端,我看了兩眼,那不是你故意給我們放水的嗎。”
一個老師,除了忌諱別人說他的學生的壞話之外,就是被人質疑他的出題不行。
衛煊的這句話一出口,可不就是“你出的這張卷不行”的延伸意義嘛。所以這話簡直就是捅了馬蜂窩,駱清逸當時就瞪眼了:“你等著吧,要是這次你們班超過半數不及格,我就告訴他們是你害的。”說著便哼著曲兒上了樓。
衛煊聽著樓上滴滴答答的聲音,沒忍住噗嗤笑了出來。
雖然有點對不起兄弟,但是他確實覺得那一套題很簡單,相信以他們的狀態,應該能答出來,至于那些從政的……這些人本來就是“文科”,背一些小內容就更容易了。
所以衛煊沒有任何的負罪感,甚至走到駱清逸的房門前敲了敲:“需要我幫忙嗎?”幫你鑒定一下題目難易?
“不用了。”門里傳出駱清逸干勁十足的聲音,“這一次可不能再被泄題了。”說得好像還很嚴重。
衛煊笑了笑,便不再強求。
而還不知道自己大難臨頭的兵哥哥們此時此刻正在宿舍里上網——平日在部隊里他們能上網的時間有限,來華夏大半年算是他們最舒服的一段日子了,他們的上網時間比平日多了一倍有余——因為身處華夏,逛一下華夏的網站也成了他們的日常,漸漸的聽、讀能力也在穩步上升,就是寫不不順暢,平日里很少評論留言。
“端午祭”這個活動在他們知道有這個節日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當時他們還很不能理解為什么要為了一個人過一個節日,直到他們那天早起晨訓之后看了眼直播。
然后一不小心看完了整個過程。
這些節目或有夸大成分,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講述的是一個人的抗爭,講述的是一個詩意的時代的開啟。
最重要的是后人能用屬于這個時代的方式把它演繹出來。
而為國為民,從來都是能戳中兵哥哥們心頭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