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沒想到得到的答案比他原本所知的更為震撼。
只見駱清逸一臉吃驚地看著他:“啊,你說什么?”
“怎么了嗎?”
“你不是去過圓明園地質館嗎,你當時沒聽展館播報嗎?”
一聽他這么說,大伙兒的呼吸不知不覺都靜止了,總覺得對方下一秒要放個大。
果不其然,就聽見駱清逸說道:“圓明園的地質館收藏了整個宇宙目前人類居住的所有星球的地質變化記錄,每周展出一個星球主題,持續了23年目前還沒重樣過。你那天去參觀,還是因為碰上活動,館方臨時加了個主題,不然你那天看到的應該是內厄姆星域編號0215星球的地質變化史?!?/p>
噗通!
不僅僅是在直播里圍觀的觀眾,就連聽課的人都沒忍住,大伙兒雖然僵硬在位置上,但是他們感覺自己的膝蓋已經自動給對方跪下了。
此時他們心里只有一個想法:這人在說什么?
什么叫做“人類居住的所有星球”?這么夸張的數據真的存在嗎?
如果說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對接待團帶著參觀團去跋山涉水有各種各樣的意見,現在聽完駱清逸的話,再有人現身說法看山看水能如何如何,他們是再也不敢對這場行程安排評頭論足了。最重要的是駱清逸直播授課的時候,接待團還沒安排參觀團去跋山涉水,所以根本不可能事先猜到網友們對這次行程的評價。
所以說,這次授課內容、這個“走后門的”所說的內容,都只是碰巧罷了。
偏偏是這個碰巧,打腫了不少人的臉,也擊穿了不少人的膝蓋。
有異議的網友們臉都氣綠了,正挖空心思想著怎么再挑點不對勁,卻聽得駱清逸又說:“那么該回到我們的正題上了,今天給大家講的便是地質變化和機甲偽裝系統的結合?!?/p>
眾人是懵到不能再懵了,怎么也想不出來這些山山水水能和機甲的偽裝系統扯上關系。
便只聽得駱清逸又說:“我們都知道,早期,機甲在茫茫太空中就是一個活靶子,是大是小都能被儀器探索出來,反追蹤系統出現之后機甲才有了偽裝功能,只不過再好的偽裝功能也有落后的一天,直到200年前,一位偽裝系統研究員提出‘模擬太空產物’,才使得機甲的偽裝功能更近一部,而這個科研項目的提出,便和華夏有關。”
所謂的“模擬太空產物”,便是讓機甲在太空中能把自己偽裝成如同在宇宙中誕生的各種東西,可以是塵埃,或者是碎石等等,可以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模擬出于周圍太空產物一模一樣的內部結構,完全騙過對方的搜尋系統,只會讓對方覺得這里是一顆在宇宙中飄蕩的太空石頭,200多年來從未有被識破的時候,哪怕帝國知道聯邦有這個技術也束手無策,他們不可能每次查出一大片小行星帶就認為是聯邦的機甲,然后沖過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