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納爾有我們所不知的新型屏蔽器和干擾器,原本吸引了我們全部的注意力,但是也因為屏蔽和干擾我們暫時不能有所行動,星際海盜現在不顧一切地去采礦,是想要轉移我們的注意力,還是他們是真的需要它們?”
要說幫忙羅納爾轉移注意力,星際海盜絕對沒有這么大的貢獻精神,星際海盜畢竟人員有限,在宇宙里臭名昭彰,人員折損一個是一個,難以補充,像這種幫助羅納爾轉移注意力的協議,但凡他是星際海盜的頭子,他都能轉眼間撕毀協議然后帶著人回到自己的地盤等著聯邦和羅納爾兩敗俱傷再說,畢竟礦石始終沒有他自己的儲存資源重要。
除非……除非羅納爾星里面還有他們的人在,然后羅納爾人對他們保證,他們某個項目的研究已經進入了尾聲,需要這些東西,并且承諾一旦研究成功,那么會給星際海盜什么樣的報酬。
這份報酬一定十分有誘惑力,才會讓星盜們愿意幫忙。
“羅納爾星本身資源就充足得可怕,但是還是要外出對別的星球下手,一定是我們以前沒注意到過的新礦物,我想從這些礦物里下手,抄抄作業試試看。”
部長聽完駱清逸的想法,眼睛一亮:“我馬上讓人去辦,最遲七天,不,最遲3天,一定把的想法,然后關了燈躺在休息用的小床上。
他確實需要好好休息,才能有精力面對下一輪的實驗。
九十二
三天后,實驗室果然得到了一批新礦的名單,部長做事十分靠譜,不僅僅把名單找來了,還已經托人把這上面的礦物的發現時間、目前作用于哪里,有什么效果,以及礦物的分析等等都整理了一遍,并且將上面名單上的礦物都準備了一批送來實驗室,同時也表示上面已經明確點頭表示,研究所需要多少這些礦石資源,他們都會讓人開采過來,同時調動了多個研究所停下手中的工作過來協助最高研究院的進程。
機甲研發、機甲修復、機甲戰斗數據等一系列部門都隨時待命,蕭平拿得到了簽發令,得以調動他們,現在就等研究所試驗成果出來,然后投入實戰模擬,現在不僅僅嚴陣以待,后方也在爭分奪秒。
整個首都星的人員都調動起來,2個月的不眠不休,終于找到了突破羅納爾的屏蔽器和干擾器的方法,隨著投身使用的成功,軍部諸多將軍一窩蜂涌進了研究所,就等著聽最新報告。
整個首都星的實戰基地都被拿來使用,最終得出的結果是沒有問題,無論是放進戰艦還是機甲里,程序都能生效,研究所還按照拿到屏蔽器和干擾器為藍本研究出了新的屏蔽器和干擾器,之后直接升級到了五代,確保能在戰場中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隨著聯邦對星盜的打擊面擴大,星盜的活動范圍漸漸縮短,現在主要活躍在銀河系、阿爾奇星域、isd426空洞、羅納爾星域等地區,而isd426空洞區本身就資源星稀少,他們被打擊了幾次也漸漸放棄了這個區域,阿爾奇星域活動的星盜將阿爾奇人嚇得夠嗆,直接將本星系防衛權交給了換防的第16星團,據說已經隱隱表示自己無能守護本星,想要向聯邦靠攏,頗有像內厄姆那樣主動交出自治權的意思。
只有銀河系在主動抵抗,并且因為本星軍團和聯邦第七軍團配合默契,竟然多次團滅了繞著懸臂來挖礦的星盜,甚至截獲的物資和消息,都給軍部提供了重要的情報,可以說是打擊星盜的主戰場了。
也因此,聯邦將很多有意愿回防華夏的軍人都調回了銀河系,本星軍團和聯邦第七軍團聯合起來更為得心應手,他們也不負聯邦的期望,截獲了更多有關星盜的情報,擋住了星盜多次的反擊,這讓聯邦十分高興,將銀河系內的指揮權交給了華夏本星軍團,而聯邦軍團則專心對付羅納爾的防守。
只有羅納爾星域,因為他們主動給星盜開后門,所以先如今聯邦軍團的對星盜頗為無奈,雖然能截斷外來的,但是很多星盜此前本身就生活在羅納爾星域里面,他們在羅納爾的保護之下四處去采集資源,實在是讓人恨得咬牙切齒卻又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當首都星技術人員帶著新技術過來時,很多人都打起了精神,知道接下去戰場局勢就要改變了。
與此同時,實驗室又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幾個負責人圍在一起,安德魯教授與其他老伙計一起看著眼前的數據報告,臉色變了又變,半天下不了決定。
“這是目前測算出來的最匹配的材料,我們真的只差臨門一腳了。”生物機甲的研發到了最后的階段,駱清逸帶來的數據研究大方向果然沒有錯,只是他們后期實驗的時候發現因為當年資源限制,很多材料其實走入了誤區,駱清逸當年的研究確實已經是那幾年里面,能用到的最好的、最接近生物機甲的一次,但是太過生硬,它們只能在產生能量之后急速失去作用,而失去效用的零件在宇宙的失重、擠壓、輻射等一系列影響下,最終會引起機甲的一些列連鎖反應。
所以駱清逸稱它是半成品,因為它的不可阻斷、不可挽回性。
數代研究人員提出的生物機甲概念應該是當能源機甲被切斷時,備用能源能夠自我啟動,并且無視各種型號的屏蔽器和干擾器,在機甲里面本身制造一個能源循環,支撐機甲的線路、智能系統、甚至是信號的正常運轉,當機甲處于正常情況下,備用能源系統要能順利切換回主能源,兩套系統切換之間不應該給機甲造成過大的負荷。
而因為多年前駱清逸能用的材料有限,他做出來的機甲雖然能在機甲受到干擾的時候切換到第二套能源,但是這個第二套能源一旦啟動,對機甲的傷害卻是致命性的,它能短暫地讓機甲內部恢復供需,能制造短暫的能源循環,但是只有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之中,它會不斷和周圍的零件產生共鳴反應,引起一些列的零件短路,干擾智能系統的運轉,最終攻擊機甲中樞區域,如果這個時候有維修人員到來,強制切斷能源循環、拿出那塊零件遠離機甲,那么這臺機甲就還有救,如果等零件反應完成,再好的修理師也沒辦法挽回。
多年后,隨著更多的礦物、芯片、機甲新零件的誕生,駱清逸劍走偏鋒的組合方式已經不合適了,他們按照他原本的設計理念進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梳理,斃掉了將近2千個新方案,跑了上萬組實驗之后終于定下了替代用的材料,以及需要升級的程序和零件,現在萬事俱備,替代用的材料也經由實驗縮減到了最后5種。
一種新材料目前只在首都星及其附近的幾顆星球,這個是近年來機械類零件的熱門材料,只是才應用到戰斗機甲上三年不到,還沒被套進生物機甲的實驗之中,它是目前最好找的材料。
第二種在銀河系的一條懸臂之中,是截了星盜的挖礦單子和挖礦飛船才發現的,和銀河系那邊聯系一下很快就能送過來。
第三種在弗林星系,那邊也容易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