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清逸深吸了一口氣,又一次和小隊的成員核對了接下來的突圍行動:兩個士兵一個盯著雷達信息一個盯著機艙報警信息,駱慎行控制武器,隨時應對可能面臨的襲擊,衛煊負責信號發射,隨機應變和指揮軍艦取得聯系。
駱清逸負責戰艦的飛行。
最后一次確認了分工,他將手放在操縱桿上停頓了三秒,然后猛地拉動了它。
之前被底下baozha影響的戰艦在確保無人發現之后猛地加速往外沖,在顛簸之中極力掙脫著衛星的引力。
他們很幸運,沖出引力范圍之后沒有遇到一艘戰艦,但是沒有把口中憋著的氣放松下來,因為他們在雷達上偵測到了幾艘飛船正在往衛星駛來。
隱蔽系統能戰艦從雷達上消失,但是要是他們和飛船過于靠近,人的肉眼就能看到他們——再微型的戰艦對于人來說也是龐大的,根本不可能被看錯。
駱清逸操縱著戰艦遠離雷達定位的飛船地區,進行了幾次繞路之后,雷達上總算顯示這些飛船沖進了衛星的大氣層,不知道原本就是往這邊來的,還是地上的“在建”建筑發了求救信息才緊急過來的。
無論是什么,他們總算是松了口氣,然后繼續航行。
“似乎只是民用飛船,不用擔心?!?/p>
是民用飛船的話,就算發現了他們的不對勁,也不可能現在就沖出來找他們,民用飛船沒有戰斗能力。
幾人稍稍放心之后,又行駛了一段距離。
大約25分鐘之后,原能源系統開始報警,也就意味著有干擾器在附近布局——他們接近羅納爾往外的布防區域了,一般情況下,整個布防區域不可能所有的干擾器都開著,都是前線的常開,后邊的時不時工作一下,配合巡防的隊伍。
雖然雷達上搜不到他們的戰艦,但是干擾器和屏蔽器是無視隱蔽系統的,只有和它對上密碼才能免去干擾。
而干擾器一旦發現自己有了干擾對象,很快就會把數據送回主控區域,羅納爾那邊很快就會知道這里有一艘軍艦被干擾。
“切斷
九十九
身后的戰艦來勢洶洶,雖然只有五架,但是和他們為了隱蔽目標而選擇的小型戰艦可不一樣,身后那邊戰艦都快趕得上戰斗飛船的大小,里面能操縱飛行的戰斗機甲和戰斗戰艦絕對不少。
雷達上顯示他們身后的戰艦并沒有按照什么隊形,而是很有目標、甚至是勻速像他們駛來。
或許是擋住聯邦人好幾個月的干擾系統給了他們信心,身后的戰艦覺得他們此時應該是受到了自家系統的影響,就算沒有馬上墜毀,系統應該也出現問題了,應該會被困在這漫天的干擾器之中,所以他們在非常勻速地沖擊大氣層,沒有加速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