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嬸有槍,郁明沒有槍,但是有魚叉。
從災難后活下來的人都有某種鋒利的武器傍身,一定有其緣由。
坐了一會兒,他從背包里拿出筆和本,想了一會兒。「在臨茂高速的高架橋那邊,我遇到一個叫郁哥的大叔,他對未來沒有希望,也不想集群,從他口中,我了解到‘陳家堡’是一群抱團活著、想要看煙花的人,這和我出發時預想的有點出入,我以為像林華友(涂抹)……像我知道的那些人一樣,努力活下去、尋找救援的人是大多數——但事實好像并非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活下去,他們災難前的人,和年輕人是割裂的,他們好像已經接受了世界末日的現實,‘希望’這個詞與他們無關。
「已經出現被感染的蝙蝠,充滿了攻擊性,它對人類也許是致命的,形勢越來越嚴峻了。」
白驍收起筆,他出發前以為在路上會遇到林華友那般的求生者,懷揣希望努力活下去,現在看并不是如此。
等春雨過去是一天天回暖,這應該是冬日最后的余寒了。
隔天雨小了很多,毛毛細雨,白驍望望天空,披上雨衣,繼續上路了。
進入陳家堡的地界,初時沒有什么不同。
一直往前走,幾乎沒有什么游蕩的喪尸了,田野里一片清冷,有些農田用鐵絲網攔住,路旁還豎著牌子,上面文字提醒:‘小心陷阱’。
這是白驍
死在路上
遠處建筑里有人影閃過,發現了路邊這個騎著自行車、戴著全包頭盔,披一件雨衣的奇怪的人。
白驍的形象有點復雜,在末世里卻也常見,包得嚴嚴實實出門,很多人都會這樣做,一是遮掩風沙,二是多一些防護。
有人在遠處墻下的棚子里,拿望遠鏡在看向他,并沒有冒著雨出來。
新的陳家堡矗立在一片廢墟之中,開闊,平坦,一覽無余的外圍,沒有流浪動物生存的環境和條件。
公路曲折,漸漸靠近了那片建筑,白驍沒有減速,墻下的人也只是看著。
它規模不小,但仍然還是太小了。
如果只是想要群居活一天算一天,它已經足夠,但這樣的規模,不足以支撐工業和科技,也沒辦法對抗未來的災難。
郁明說的沒錯,年輕人的希望不在這里,而是在遠方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庇護所。
白驍心情有些壓抑,他出來之前猜測的畫面有曾經看過的一部流浪地球的電影,所有人共志成城抵抗災難,在極度惡劣的環境里,巨大的機械轟鳴著,無數人各自努力著,為了同一個目標。
自行車在細雨中遠去。
沒有人打擾,只留一個背影。
“那是誰?”墻下有人問。
“不知道,路過的吧。”另一人拿著望遠鏡回答。
“我以為他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