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稚,
到底是什么人?”
傅霖忍不住在想,如果黎稚真的是普通人,
他怎么可能做得到翻閱完這些書?而如果他并不普通……那么,他隱藏的身份又意味著什么?
傅霖很抗拒去像一個糟糕的答案。如果黎稚真的在這個循環(huán)里存在了很久,那他到底是“知情者”還是“操控者”?
在推理游戲中,知曉真相的人往往不會是無辜者,甚至有可能是整個事件的操盤者。
可是……
傅霖內心浮出這個想法的同時,他很抗拒會得到一個不好的真相。
即使這個世界很多人都具有主觀能動性,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但是推理游戲的結局總是很單一。尤其是那種真正的幕后黑手型,在被抓住罪行之后,他們往往很多時候都不只是鋃鐺入獄而已,更多的是要么自行了斷,又或者被其他方式處決了。
這仿佛人沒有死的話,只是簡單地被關進監(jiān)獄的籠子,依舊會招致恐怖。那種恐怖就像是定時炸丨彈,又或者是一場海嘯來臨前的退潮,絲毫不會讓人感到輕松。又或者說,只有轟轟烈烈的下場才配得上對方的身份——
于是,大部分的罪人的結局都是死。
包括前市長埃塞爾。
在罪行暴露的時候,埃塞爾市長選擇自斃。
傅霖沒辦法接受這種朋友在自己面前死亡的畫面。
這就是他們會有恃無恐的原因。
哪怕不相信自己是不是真的要效忠于整個組織,都不對自己多加防范,原因就是在這里嗎?
料定自己肯定不會希望自己的朋友罪行暴露?
料定自己絕對不敢把朋友推上絕路?
不敢成為手刃親友的罪魁禍首?
但凡現在有人走過來,像是云鄰詩跟他說,其實他們和他自動組成團隊的理由,只是想利用他而已。
傅霖也不至于如此糾結。
可是,傅霖覺得他應該很難要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