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這次事件結束之后,彼此肯定還有一陣磋磨。
說不定會把崔時也是組織里面的實驗體說出去。
我思考了一會兒,“……”
感覺他們的爭論一定會很精彩,以何其思和繆路南兩人經(jīng)常會嘴貧,偶爾還會上手的情況,他們很可能會用拳頭說服彼此。
我腦袋里面試著想了想畫面,可是沒有過很久,我立刻阻止了自己的思考。
因為我不是這種性格的人,我本質上還是追求以和為貴。
我一定是被崔時影響了……
說到崔時,我還忍不住想到那一句話「這次不要再重蹈覆轍了」。
這是什么話語?
我重新翻了翻漫畫,并沒有看到崔時說這句話。
在漫畫里面,只有我抱著崔時垂下頭的畫面,而這個鏡頭甚至不是對著正面的,而是對著我們的背面,像極了米開朗琪羅的《哀悼耶穌》的構圖,只是因為鏡頭聚焦在上半身,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崔時看起來也像是沒有落地一樣。
這句話也并不是我說的,而是彈幕一閃而過,讓我下意識地捕捉信息的同時,也很快地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哀悼耶穌》,是圣母瑪利亞抱住自己兒子死亡的時刻,在充滿保護意味的懷抱里面,也透出了一位母親內(nèi)心最深沉的哀傷。
我重新回去找這條漫畫彈幕的時候,又有更多的聲音在討論一個夸張的假設。
這個假設起源于漫畫中的小細節(jié)。
我抱住崔時的時候,只有腳尖撐著地,腳踝處的褲腳也跟著下蹲的姿勢跟著往前抻,露出我的刺青。與此同時,鏡頭處也同時露出了一截紋身,從形狀上看,似乎跟我的刺青是一致的。
要知道,這個刺青是我自己設計,自己畫的。
為什么崔時也有同樣的紋身?
難不成我們都是同一個刺青師做的?他做完我的設計之后,剛好被人注意到,于是讓崔時也跟著做了一個一模一樣的。
彈幕與我的想法截然不同,可以說是大相徑庭——
【我就說,其實黎稚也是vita的人吧!看看他們都有同樣的紋身】
【也就是說所有vita的人都有這樣的標志嗎?】
【這樣也挺合理的,我們怎么分得出這個人是不是同一個組織的人的?你看其他小說和影視劇里面的的組織都有統(tǒng)一的服裝,但是這部漫畫里面,大家的衣著打扮都不一樣,這讓人怎么認?所以,就像是鹿鼎記的天地會也是這樣的,就算組織成員分散在天南地北,只要腳底板上有反清復明四個大字,大家就是一體的。同理,他們同一個組織的人腳踝或者是身體某處都有同樣的刺青,這就是彼此無言的暗號。】
【我剛想說,那大家腳踝處都是刺青,這樣也太容易被認出來了,被樓上那么一說,確實很有可能,他們都有同樣的刺身】
【刺青,刺身是sashii】
【而且,翅膀本身不就很像是v嗎?】
【真的!!!很有道理啊!】
【樓上神預言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