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霖耐下性子觀看屏幕展現(xiàn)的故事。
這是個倒敘故事。
a和b是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孩子。
由于在同一個社區(qū)長大,又是在同一個學校里面就讀,有著這樣相同的社會經(jīng)濟背景,兩個人自然而然地同入同出,成了彼此的朋友。
然而,a與b的性格很不相同。
a性格溫和開朗,總是笑著與人交談,處處與人為善,常年學業(yè)第一,在學校極受歡迎。而b則更加沉默,習慣獨來獨往,直來直往,不看別人眼色,也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卻常有一種別人融不進的氛圍。
一般來說,按照故事的發(fā)展,a從來沒有因為b的冷淡不合群而疏遠他,反而總是主動和b聊天。縱然有自己的朋友在場,a也會毫不避諱地帶著b加入群體。這是一個a不斷地治愈b的故事。
可是在影像里面,更多的是在校園里面,b正在單獨做某件事的時候,偶然看到a帶著朋友走過,就會順勢抬起手和他們打個招呼,隨性又自在。每每此時,a總是會目送著b離開的身影。
a和b進入大學后,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a成天沉浸在厚重的醫(yī)學書籍和實驗報告中,日復一日地奔波在實驗室和醫(yī)院見習之間,身邊的同學們也都在為未來的醫(yī)生生涯努力奮斗。而b則埋頭在電腦屏幕前,熬夜敲代碼、設計關卡,沉浸在自己構建的虛擬世界里。
兩人的聯(lián)系逐漸減少,偶爾在社交平臺上看到b分享一些開發(fā)進度,a也只是隨意地掃過,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某天,一則新聞在朋友圈和校園群里炸開——b的大學游戲項目獲得了百萬投資,成了業(yè)內(nèi)備受矚目的新星。社交平臺上充斥著同學們的驚嘆。
“居然是b?!他真的做出來了?”
“原來他這幾年一直在悶聲干大事啊!”
“這游戲看起來真的很有創(chuàng)意,期待上線!”
a聽到消息時,手里正拿著一本厚重的醫(yī)學教科書,頁面停留在一張解剖圖上,為自己的論文做努力。
雖然他的指尖下意識地摩挲著書頁,但是腦袋里面卻沒有多的思考,哪怕他還能和其他人繼續(xù)聊b。
直到屋子里面只剩下他一個人后,a才拿出手機搜b
的新聞。
新聞上只有全景照。
b站在發(fā)布會的舞臺中央,頭戴著漁夫帽,讓人看不清他的臉。現(xiàn)場燈光燦爛,臺下坐滿了業(yè)內(nèi)人士和投資人,唯一清晰的便是播放著他的游戲演示的屏幕。
手機屏幕外,a的目光緊盯著屏幕,臉上維持著一貫的平靜,可內(nèi)心卻涌起一絲難以言喻的情緒。
那是一種復雜的感覺。
記憶如燕子抄水,從他的腦海里面閃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