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沒有漫畫軟件的話,也可能只是看別人評一句「用血肉鋪就起來的通天路」,然后不予置評。
可是,我有漫畫軟件。
我覺得,這里面就是有不同的做法了。
漫畫對我來說,有時候是預知的窗口,有時候是讀通別人心聲的載體,僅此而已嗎?
當我覺得事情已經超過自己預想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漫畫也許是有作用的——比如說,我能通過漫畫改變現實。
這個運作機制在于,我們其實并不可能會有固定的未來。
當未來已經是固定的話,那么無論做什么事情,其實都不會發生改變,vita也不會存在。那么如果vita存在了,也就是說,未來并不是固定的。
可是又因為有漫畫的存在,也代表著世界的角色思維定式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主角必勝。雖然少數漫畫也存在著最后的反派才是獲勝方,但是絕大部分的劇情都是會圍繞著主角而展開的。
因此,這毫無疑問的,如果他們想要以謀害主角為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那么,我們就只能爭取一個利好于主角的局面。
這個局面并不是那么難爭取。
畢竟,我還有一張卡牌沒有用。
每次只要一個小案子結束的話,就可以引發身份轉換的條件。
而剛好,他們正在追查的案子是崔時的案子。
我也剛好知道兇手到底是誰。
于是,我和何其思說要推遲整個崔時案件的調查,最好控制在災難發生一天,這樣事情發生之后,這樣方便我有操作的空間。
崔時的兇手很明顯是小莊。
案件揭破后,我按照計劃給何其思發了短信,保持聯系。
繆路南在這段時間里面繼續做無間道,有必要的話就照看著“我”。
我原先還思考過這一次會不會又和辛嶠的復制人交換身份,但事實上,我還是和vita的話事人交換了身份。
對方性格喜怒不定,我怕自己應付不了他。
然而,等到我和他身份交換之后,我才發現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因為我就是他」。
長期以來,我都沒有真正去發覺或者意識到這一點,即使漫畫已經能夠很多次在提示我,唐栗和崔時是我的分丨身,可是我一直都沒有去在意。
后來思考的話,我發現我之所以沒有去了解或者注意,是因為我有種惰性,不愿意思考太多與自己無關的,又或者是自己提前感覺到麻煩的事情。
所以,我才會一而再地忽視那些信號。
第一是「紋身」。我身上的紋身是自己想出來的。我也沒有往外透露,為什么唐栗和崔時身上會和我一樣的紋身。
第二是「崔時的耳釘」。長期以來,漫畫都在反復強調公民系統的存在,或者說是某種密鑰,但是除了監督和控制別人的動向之外,它并沒有展現出自己該有的核心作用。因為它沒有太多的存在感,除了彰顯商河星的人設之外。后來,和平號的時候,傅霖曾經讓我檢測過唐栗耳釘上的dna,我一直都沒有得到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