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的語氣如故,“想我謝逆踏道六十余年,要是連點血都無法幫徒弟止住,豈不是白混一場?”
這……
我啞然失笑。
果真是我師父,性格還是老樣子。
別人踏道的計量單位是年,師父踏道的計量單位是‘心情’。
踏道長短,全憑他心情,主打個隨意!
“師父,等您出定了,再收個更合適的徒弟吧。”
我笑著又有些凄楚,“真正的,百里挑一的徒弟。”
“你就是我百里挑一的徒弟,我謝逆此生唯一的徒弟。”
師父輕嘆了一聲,“這茫茫九州,四方萬里,何處尋覓真師?弟子尋師難,師尋弟子尤難,常云,尋個好心人難得啊,為師能尋到你,是為師的幸。”
“師父,您變了,變的也會抬舉我了。”
我心里難受的緊,“您知道的,我沒機會了,求不來大成了。”
常人或許不了解血丹入腹的危害。
但師父和無緣大人只要確定了血丹真在我肚子里,他們便會清楚這里面的利害關系。
“誰說你得不到大成了?天道說的嗎?別忘了你最初的承諾,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啊小螢兒。”
師父收回了放在我額頭的手,聲音還縈繞在我耳邊,“先師說過,吾身之中,自有天地,神炁之外,更無雷霆,若向外求,畫蛇添足,乃舍源求流,棄本逐末,反求諸己,清靜無為,順神養炁,何患道不完,法不靈?”
“求自己嗎?”
我吶吶的道,“可我差的太遠了。”
“不,你并不差,前世的你修行了一千多年,論悟性,無人在你之上,所以也不需要誰來對你做出點化,因為你既不缺慧根,也不缺天賦,缺的,單單只是一缺顆心而已。”
師父輕聲道,“古語有云,學道要先識自心,自心深處最難尋,若還尋到無尋處,始信凡心即道心,而今你修出人心,既已入世,又何愁出不了世呢?”
“萬事萌芽,在乎一心,心動則機動,機動則神明而合之,故曰至誠之道。”
師父的聲音愈發的悠遠,“小螢兒,為師不會指引你去做什么,一切都由著你自己的心意去走吧,最后這段時間,你是能化腐朽為神奇,還是再無轉圜之余地,全憑你自身的福報造化了。”
我顫顫的閉上眼,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默默地在心里說,師父,我想活,真的很想活,我想要握緊手里的幸福。
若曾經的我求得是命似清風,性如朗月,觀天行道,功滿云歸。
現在的我能食五味,懂七情六欲,愿做人間一螢,活在當下,體會凡心。
但,一切都由不得我了。
結局擺在那里,無法更改。
離別恨深深院靜,少年人去去途長。
平靜的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