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實在受不了,生完曲依然就跑了。
后來陰差陽錯的改嫁到京中。
再婚嫁給個比她大十五歲的丈夫,在菜市場里賣菜。
同時也和老家的女兒取得了聯系,時不時寄回去一點錢,接濟曲依然的生活。
夏天時,她在電話里得知曲依然的親爹喝酒喝死了。
她懷揣著對曲依然的愧疚,一咬牙就將她接過來了。
哪怕自己再婚后的經濟條件也一般,她也想將曲依然供出去,盡一盡身為母親的責任。
“陳老師,我家曲依然的學習成績特別好,她原先的高中老師和我通過電話,說她是重點大學的好苗子,這孩子打小就上進,她寫的作文我都看過,要用知識改變命運,走出那座大山……”
她媽媽說的直抹眼淚,“我家這孩子可憐啊,在老家啥活都干,就沒享過福,勞煩您多照顧照顧。”
當時我站在旁邊,明顯能感覺到曲依然的緊繃和不自在,仿佛被她媽媽當眾扒下了一層外衣。
老實講,我理解她媽媽的用意,無外乎就是想讓老師對曲依然多上點心。
可有些話,在我們這個自尊心極強的年紀里聽到,只會有雪上加霜的感覺。
基于此,即使我得知自己和曲依然算半個老鄉,也沒和她多聊什么。
沒成想班主任也很關注學生的心理,待曲依然的母親一離開,她就關好辦公室的房門,對著曲依然說道,“曲依然,你不用自卑,這些事情,不會有其他的同學知道。”
“老師,我不怕被人知道這些瞧不起。”
曲依然的眼神里有脆弱也有堅韌,“將來等我考進大學,放假了還會回老家支教,因為在那里,還有很多家庭困難的孩子,他們和我一樣,渴望上學,渴望走出大山,渴望用知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班主任對她表達了贊賞。
我看向她的眼神也是滿滿的欽佩,好感度蹭蹭上升。
曲依然感覺到了我的注視,看向我還笑了笑。
進入教室前,她和我說了第一句話,“謝萬螢同學,你學習成績一定也很好,以后我哪里要是有不懂得地方,還請你能多多指教。”
小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