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已點好隨他出征的軍士,舉目遠眺,旌旗卷舒,軍容齊整,各個昂首挺xiong,士氣高昂。
他一身玄甲黑袍,腰挎一柄黑鞘窄刃橫刀,兜鍪上的紅纓是唯一一抹亮色,整個人顯得無比莊嚴肅穆。
導駕在前,鼓樂在后,皇幡隨風鼓動,大部人馬簇擁著玉輅緩緩而來,大唐天子駕臨。
秦王此去一為奪回龍興之地,二為剿滅劉武周勢力。李淵分外看重,親自主持出征祭禮,拉著霍去病的手將一半魚符放到青年掌心中。
李淵語重心長道:“吾兒此去艱苦,戰場風霜,當萬事小心,阿耶在長安等你凱旋而歸。”男人目光慈藹,握住霍去病的手遲遲不愿松開,看得出他十分不舍。
雖然因為劉文靜的案子,皇帝和秦王生了罅隙。但親父子哪有隔夜仇,霍去病來后對李淵的態度恭敬中不免透出疏離冷淡,李淵能感覺到但都通通選擇視而不見。只當小兒任性,畢竟是當父親的責怪打罵他在先。二郎自小在他身邊長大,受盡寵愛,又生性倔強,一時受不了鬧鬧脾氣是應該的,李淵完全能夠理解。
李淵喟嘆一聲,拍了拍兒子的肩,從懷中掏出一枚古樸淡雅,上刻螭虎紋的指環。
“這是你遺落在阿耶那的。看見它,阿耶就想起當初送你去討伐薛氏父子。這些時日阿耶日日苦思,確實不該那樣對你。出征在即,阿耶愿你連戰連捷,揚我大唐國威。”
只一眼,霍去病詫異地瞪大了眼,手指不自覺輕顫兩下。
他微微垂眸,神色復雜的從李淵手里接過指環。不用旁人介紹,他比誰都清楚這枚指環的來歷。
指環材質為昆侖玉,晶瑩圓潤、純潔無瑕,渾然一體,無絲毫裂紋。昆侖玉在漢朝時就已稀少到幾乎只有古書上才找得見,更別說相隔幾百年光陰的大唐了。
當初劉徹得到胡商獻玉,大喜之下重賞胡商。這塊玉皇帝并沒有賞給后宮的任何一位妃子或是藩王。而是交給全國最好的玉匠耗費兩年之久將之打造成一對玉佩和一個指環。
玉佩劉徹與衛青一人一只,指環則在霍去病十五歲生辰那日作為禮物賞給他,供他拉弓習劍時用。
這枚指環一直陪著他,訓練、戰時戴在手上,平時就用紅繩穿成平安玦系在腰間。
霍去病不知道經過幾百年,這枚指環是怎么輾轉到李淵手中,再由李淵轉贈給當時奉命討伐西秦,第一次獨立領兵的李世民。
這個指環,是如今連接他與大漢的唯一的信物。
霍去病不禁緊緊捏住指環。
李淵見他眼圈發紅,緊抿薄唇似在強忍心中翻涌的情緒,忍不住大臂一伸將兒子攬進懷中安撫。
“好了,都多大的人了,底下將士們都看著呢還要哭鼻子。阿耶與你阿兄都等你回來,到時咱爺幾個去終南山打獵,阿耶把珍獸園最好的鷂鳥賞給你。”他故意略去李元吉,就怕霍去病一聽見那三字就膈應。
臉頰隔著兜鍪被皇帝用手掌輕輕壓到寬厚的肩上,霍去病不知道是哪里讓李淵誤會了,差點被李淵熟練又笨拙的哄兒子技巧逗笑出來。
當他是小孩兒嗎,又是出去打獵,又要給寵物的。
這皇帝老頭有點好玩啊。
他眨了眨眼,心中所想雖是調侃,卻也不免升起些許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