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食肆他們進包廂,等伙計把菜跟酒上完后,衙役就把門關上,守在門外。
鄭山辭身為東道主,是要給眾人敬酒的。這是正式的場合,眾人還是按著流程走,沒有說出不適宜的話。
等酒過三巡后,氣氛就緩和下來了。官員們夾菜吃飯,覺得這食肆里的菜吃得正好,噴香噴香的。這蒸軟羊太有味道了,還沒有腥味,放在口中像是要融化了一樣。蔥潑兔子也好吃,還有這道燒鵝,外焦內嫩。本來從嵐縣趕路到新奉縣,他們在路上只吃了干糧和糕點,本來就餓了。吃上這么好吃的飯菜,他們就更舍不得放下筷子。
葉云初問道,“鄭大人,我們是朝廷派來青州賑災的,一路賑災過來到了新奉縣卻發現新奉縣不需要我們賑災,還請鄭大人給我們解惑?!?/p>
鄭山辭回道,“起初是快要秋收時發生了蝗災,百姓們一起打蟲,城中大戶在糧食上沒有漲價,縣衙的衙役得力維持了秩序,清掃尸體。”
董大人插話,“鄭大人的意思是蝗災你們就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p>
鄭山辭輕輕的點頭,再把瘟疫的事解釋給他們聽,“我們縣還是有得了瘟疫的人,他們還在隔離,大概還有二十個人,其余的人便沒有出現什么癥狀了。已經觀察了幾個月,我便讓城中的百姓可以走動,只是為了以防萬一城門還是緊閉著不讓人進來?!?/p>
一個官員緊接著問道,“那城門下那些人是怎么回事?”
“他們都是嵐縣的百姓,我不能讓他們進來但可以讓他們在城門口三丈遠的距離先住下來?!庇嘞聨椭鷯箍h的百姓如何,鄭山辭并未多言。
其中一個官員心中已經決定回去時去城門口找百姓問一問。
嵐縣的情況,他們也看出來很糟糕,跟新奉縣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葉云初陷入了沉思,他看向鄭山辭,這事要是換他來辦辦得不一定有鄭山辭辦得好。不管是對下屬還是對商人,還是百姓,鄭山辭都做到了極致。這樣的官只在新奉縣這么一個地方做縣令太可惜了。
他對鄭山辭正色起來。
董大人發出一聲唏噓,“鄭大人太謙虛了。你這樣的年紀有這樣的見解跟辦事能力已經算是拔尖的了。說一句妄言的話,鄭大人你比朝中大半的朝臣都要強。我們做官,拿著朝廷的俸祿,像鄭大人這樣把百姓放在心上的,這是獨一份。你處事老道,做事有分寸,實乃良臣。”
其余的官員點頭附和。
有人感嘆道,“我記得鄭大人的年紀還沒有超過二十五歲,真是年少有為。跟你一同參加科考的人他們已經被你甩到了身后。鄭大人,你是一塊璞玉。”
這塊璞玉正在這次大災中發出屬于他自己的光澤,讓眾人注意到他。
三甲進士又如何,以后怕是沒人會拿他三甲進士的出身說笑了。進了官場,有了政績這才是最打緊的。他對新奉縣耗心耗力,新奉縣同樣會回饋給他最好的政績,足以讓他升遷。
“諸位大人謬贊了?!?/p>
董大人笑道,“看來侯爺沒看走眼。”
提到長陽侯,鄭山辭不免會想到虞瀾意,他唇角帶笑,“岳父的事我不敢置喙?!?/p>
葉云初看了鄭山辭一眼,唇角的笑淡了淡。
天色已晚,葉云初一行人累了,他們先回驛站休息。
鄭山辭回到家里先去洗漱,他派人給家里捎信了,說是要迎欽差。
等鄭山辭從浴室里出來,虞瀾意便拉著他坐下,問道,“朝廷派來的欽差是誰?”
鄭山辭扯被褥蓋在身上,“有葉世子,其余的幾位大人我便不認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