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跟戶部向來不對付。工部頻繁來向戶部借支銀兩用于工程營建,戶部要供給這么多的部門,還有皇宮的開支,有時候自己都是抓緊襟見肘,哪還有銀子借給工部。
工部把梅淮要了過去,成了工部主事。梅侍郎是他爹,每每工部的人就派他來借支銀兩,看在梅侍郎的面子上,戶部已經(jīng)放款了幾次。這次又來了,戶部的人誰都不想接待梅淮。要是給了款子怕得罪了雷尚書,不給款子怕得罪梅侍郎。工部那邊也是看在梅淮跟梅侍郎這層父子關(guān)系上,一直都讓梅淮來要款子。
賀大人不好招待梅淮,想了想看見鄭山辭低頭在看賬本,他眼珠一轉(zhuǎn)。鄭山辭來頭不小,他得罪了任何一方都不怕的,把這事推給鄭山辭來做。
他是沒那個本事長袖善舞的。
鄭山辭只聽了一耳朵就把注意力從這上面移開了,這不是他的事。目前他還是先把皇子所的賬算清楚再說。直到賀大人走過來說,“鄭大人,您是我的上官,您在這兒,我就不好招待梅大人,不能越俎代庖,還是您來吧。”
這話說得誠懇,不露聲色。
鄭山辭只好起身去接待梅淮。梅淮很有禮貌的向鄭山辭見禮。他跟鄭山辭是同年,還是榜眼,看見鄭山辭比他升官更甚,表面上看起來也是禮數(shù)周到的。
“請坐。”鄭山辭讓他先坐下。
梅淮道了一聲謝。鄭山辭從他的手里把工部寫的文書接過來,笑著說,“我才是一個員外郎,沒有權(quán)利給工部批款子,我會交給我的上官,讓他來做決定。”
按照流程是這樣,只是以前都是小官們拿著款子去找雷尚書,因為他們的上官也不想陷在里面,把解決不了的問題甩給上官這便不太討喜了。
梅淮略微一點頭,說道,“謝謝鄭大人。”
“事情不一定辦成,當(dāng)不上一聲謝。”
梅淮笑起來,“盡管如此還是要謝的。我的事有時太麻煩戶部的大人們了。”
鄭山辭聞言沒搭話,等梅淮喝了茶后,把他客客氣氣的送走了。鄭山辭拿著文書去找金郎中。
賀主事和周遭的大人們面面相覷,沒想到鄭山辭這么虎,這就拿著文書去找金郎中了。賀主事想了想也摸不清鄭山辭的路數(shù),只覺鄭山辭太狂妄了。什么事都敢接,沒把事情解決了,反而把提出問題的人敷衍走了,把問題甩了上官。
金郎中看見鄭山辭送上的文書不好發(fā)火,只讓他退下去。等他處理完事后看見這文書,心中思忖,既鄭山辭按照流程把文書交給他,那他就把文書交給梅侍郎吧。反正他在兩頭,這下兩頭堵,真是苦惱。
金郎中把文書遞給梅侍郎,梅侍郎淡淡的看了一眼,“放在這里吧。淮兒跟我說了,工部的人盡讓他來送這些,你們不好做人,我知曉的。以后要是工部還送了文書過來,就送到我這里來。”
“做事不能盡看人情去了,我今晚還要去問問這個工部侍郎是怎么想的。”梅侍郎冷笑一聲,“我跟你說的話,你不要到處去說。”
金郎中恭敬道,“梅大人,下官知道了。”
梅侍郎把文書退了過去,下值后就去找工部侍郎說話,以后工部侍郎就沒讓梅淮來戶部要款子了。
金郎中回到工位上,他心情愉悅的喝了一口茶,他怎地忘記了梅侍郎是一個秉公執(zhí)法的人了,腦子真是糊涂了。按照流程來,到了梅侍郎那自然是挑不出錯的。這下他還算變相的幫了梅侍郎的忙,讓上官有了好印象,總是對他有好處的。
連帶著金郎中對鄭山辭也有好臉色了。
鄭山辭以前在圖書館工作時,在一些時間他們會去一些退休干部的社區(qū)幫忙建圖書角,每周都要去那值班。圖書館的工作比較枯燥無聊,工作也很單一,鄭山辭需要定期清理上下的書架,還書跟借書只要做得熟練了,利用好電腦便會很快捷。
他下班后會跟他們聊天下棋,下到六點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