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山辭看見一個老農給田里挖了一條道,把田地里的水排出去,看見鄭山辭也沒怕,他看他們一直看著便解釋道:“田地里的水多了,容易把藥材泡壞,還是先把水排出去。”
老農帶著水囊喝了一口水,心情很好的樣子。
鄭山辭問:“我看老人家你們種的是枸杞,你的枸杞已經成熟怎地不拿到縣衙去賣?”
老農看了一眼自家的枸杞,他說:“等再熟一些再賣,好的枸杞呈鮮紅色或是暗紅色,外觀飽滿有光澤,我家的枸杞還差點。這藥材的品相不好,要少很多文錢。”
“我們村的一個混子,他家里有幾畝地,他聽說縣衙鼓勵我們種植藥材,他也跟著去買了點,伺候那幾畝地還算盡心,結果給他掙了二兩銀子,把他高興壞了。可惜他早年把田地賣了,不然多種幾畝地,銀子就更多了,還能攢點錢討個媳婦。”
“以前老人家種過小麥么?”
老農邀他們一塊去樹樁上坐,聞言拍了拍大腿,“當然種過了,我們是津興鎮,都是我們鎮的種小麥。小麥也是讓縣衙收了去做稅,上交給朝廷,根本賣不出價。聽說鄭大人讓我們都種藥材,我們心里都高興,說來也奇怪,以前種小麥的時候,天天盡心伺候,這莊稼還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用了鄭大人說的漚草肥跟糞丹好多了,而且種植藥材不費勁,它們長得嫩綠,好似天生就該生長在這片土地上。”老農越說越高興。
鄭山辭心想是天生就該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因為因地制宜。
“多虧了鄭大人,他還請藥農來教我們怎地伺候藥材,不然也種不到這么好。鄭大人考慮得太周到了,藥材給的價格也公道。”老農說起新縣令滿滿的都是贊賞。
鄭山辭別開了臉,輕咳一聲,耳朵紅了,有些不好意思。
“你們村子里士兵的遺孀怎么樣?”
“她們都去紡織坊了,聽說鄭大人還要擴一擴紡織坊,要不是家里的人不爭氣,針線活不好,去紡織坊也是一條出路。”
“聽說鄭大人還在修住宿院了,這般以后她們以后就可以住在院子里了,以后就是城里的人了。”老農眼中閃著羨慕。
這住宿的事,鄭山辭還忽略了,是鄭清音給他說的。鄭清音說下午回去的時間太晚了,還要回鎮上、鄉里,女子跟哥兒一個人單獨回去總會怕的。
收了貪官跟城中大戶的錢,縣衙里有錢又有地,鄭山辭就直接讓戶房的人跟工房的人商量著修一座院子給她們住。
工房的人要再加點人手,以后估計用的地方還多著。
鄭山辭回到縣衙,江主簿正好來找他,江主簿見了丁宣也是見了禮。丁宣是正八品的縣丞,比江主簿的官位高。
鄭山辭又想到了他的岳家,長陽侯府。罷了,不想了。
“鄭大人,昨天已經排查了工房的賬本,抓了一些人已經關進大牢了。按照大燕律,他們該處死。”江主簿把一份名單交給鄭山辭。
鄭山辭看了工房的小吏足足有十個人,還有工房的工匠有二十余人,鄭山辭心中發冷。他初任官職,就抓了幾個貪贓枉法的小吏,也在戶房抓了人,這次斷橋的事又把工房的人牽扯出來。
“都解決了吧。”鄭山辭說道。
……
譚和回來了,他先去拜見了鄭山辭,把修路的事匯報后,鄭山辭讓他下去休息了。鄭山辭在想新奉縣的產業,藥材是他們想要打出的名聲,但各地都有藥材。鄭山辭打算把三個坊都擴一擴,榨油廠、紡織廠、辣醬廠。另外還有一個特色,鄭山辭打算讓百姓種植鮮花,做香水跟香囊,做一個香水廠。在古代香料是極為珍貴的,一般供給富商跟貴族享受,沙土地可以種植一些不常見的鮮花,做出的香水比香料更方便,這就是走高端的路線。
這個廠子鄭山辭想自己來開,然后交給鄭清音跟林哥兒來打理。還有酒肆,鄭山辭也想把酒肆做大,畢竟烈酒的味道也是獨一份的,只要釀酒的方子在手里就不怕被人超越,說服虞瀾意把酒肆開成酒廠。
另外修路還要繼續讓譚和修,把縣城、鎮、鄉里的距離縮短。
鄭山辭把自己今后的目標確定下來了,他心里更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