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成親虞瀾意還不想帶鄭山辭去英國公府,今時不同往日了,他是頂想要帶著鄭山辭回國公府給眾人好好瞧瞧他的相公。
鄭山辭在腦海里把自己記下的親戚關系理了理,心中有譜后應下。
虞瀾意又考了一遍鄭山辭對他家人際關系的掌握。
鄭山辭老老實實的回答了。
“很好,你都記住了。”虞瀾意滿意點頭,他站起身,“那我先去庫房挑幾件禮物備著。”
虞瀾意挑了幾件禮物,自己又從庫房里偷偷摸摸拿了一支漂亮簪子,還有一塊玉佩。他故作鎮(zhèn)定的拿到賬房那,“都是送給國公府的。”
賬房把禮物登記了,雖說送的有點多,但送給國公府也是應該的。賬房把東西記錄在冊。這個月已經(jīng)過去大半了,虞瀾意的月例已經(jīng)用完了,只有等下個月再來拿。所幸從娘家那里,他拿到了不少錢。
他想著以后在京城花銀子的地方還多,他瞅了一眼賬房。這賬房油鹽不進,是不會聽他的話。虞瀾意唉聲嘆氣的走了。
賬房:“……”
虞瀾意讓金云把禮物用精美的盒子包好,然后自己拿了私藏的簪子跟玉佩去找鄭山辭。
他把玉佩戴在鄭山辭的腰上,“好看的。”
鄭山辭腰上除了虞瀾意送給他的生辰玉佩外,其余的還戴了香囊,余下的就沒其他的。京城中的人有的恨不得把自己腰上全戴滿飾品,讓旁人看看他家的富貴。
虞瀾意只覺腰間是要戴點飾品做點綴,他腰上戴著玉佩跟玉墜子。都是稀罕的玩意兒,他對這些是在意的。
鄭山辭身上的衣物都是由虞瀾意一手操辦,他的眼光極高,搭配也好,給鄭山辭買的衣服搭上飾品,都是一等一的好。
到了京城來了就更要注重這些衣服上的穿著了,在家跟在外面應酬穿的衣服自然不同。
鄭山辭捏了捏虞瀾意的臉,軟乎乎的,“玉佩哪來的”
虞瀾意揚著下巴:“我的東西,我又沒偷沒搶。”
鄭山辭沒這個意思,親了親他的臉頰,“我要去書鋪里買些書籍,你要跟我一起去么?”
虞瀾意點點頭,他要去買新的話本看。
兩個人一起去書鋪。京城里的書鋪要大很多,他們兩個人進去時里面就有很多在挑選書籍了,其中買科考參考書目的人很多。四書五經(jīng)他們早就有了,買的是一些注釋和大儒的解讀。原主的書很少,鄭山辭到這兒后自己常常看的就是四書五經(jīng),這九本書常翻常新,耐下性子來讀就會很舒服。
他目前想來買一些關于計算方面,還有大燕完整的地圖,要是能有財政這方面的書就更好了。
虞瀾意去挑了話本。
鄭山辭選了《制國用》跟《通典》《通志》,三通中還有一個《文獻通考》,這里沒有。《文獻通考》中涉及財政有八門三十多萬字,收錄食貨者共有二十七卷。要是不能找到這本書,鄭山辭覺得有些遺憾。
他拿著手里的書去找店老板問一問,店老板拿著自己書鋪的冊子翻了翻,抱歉的說道,“公子抱歉,我們店里沒有這本書,這類書不好賣,所以賣完后就沒有再進貨了。公子可以去其他地方看看。”
鄭山辭理解的說沒事。
這類涉及財政的書籍是不太好賣,大燕中要涉及這方面的事只能是衙門里要做事的人,衙門要做事的人很少買這類書籍,頂多是如何算賬之類的。只有戶部的官員才想著買這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