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高陽回到翰林院后,謝承過來請教蕭高陽,今日武明帝說的奏折之事。
蕭高陽認真的給太子講解,說得更加仔細,說完后還謙虛的說:“都是臣一家之言?!?/p>
謝承頷首:“蕭大人太謙虛了?!?/p>
謝承離開后,翰林們看向蕭高陽的目光羨慕嫉妒,這次蕭高陽在朝中出了一回風頭,還得到了太子殿下的賞識。
蕭高陽知曉自己還要更努力,不能得意。他還是忍不住自己偷偷的笑了笑,都是三十多歲的人,想著在金鑾殿上說話的那一刻,蕭高陽的心臟還在激動。
作為翰林院的學士,蕭高陽要侍講學士輪班要到盤龍殿,今日武明帝待蕭高陽親熱許多,還問了他幾個朝中的問題,蕭高陽受寵若驚,思忖片刻一一答上來。
武明帝心中滿意。
今日用膳時,好友們紛紛說起蕭高陽的折子。
鄭山辭說:“蕭兄這個折子說得好,陛下決心精簡官員,由虛到實?!?/p>
得了鄭山辭的話,蕭高陽心里更高興了。鄭兄是他們這官職做得最高的人,蕭高陽把鄭山辭當做知己好友,有時候心里還是暗自比較了一番。
杜寧咂嘴:“改日我也要寫折子?!?/p>
姜蘭禮卻是笑了:“你把軍器監這個事辦得挺好的。”
姜蘭禮跟梅淮是不慌不忙的,他們已經有了規劃。
春天過去后,炎熱夏日又來了,鄭山辭的胳膊可以動了,工部造出來的大船也能用了。
鄭山辭寫了折子讓人出海。
武明帝同意讓有意愿的人可以自己參與進去。
聶言跟楚哥兒成親后,聶言打算跟著士兵,商人一塊出海。
鄭山辭得知這個消息時還很吃驚,聶言的父親是刑部尚書,他不必為了政績去海上冒險,聶尚書沉下臉倒是沒說什么。
“鄭大人,聶翰林找您。”
“上茶,讓他進來吧?!?/p>
等聶言進來見禮后坐在椅子上,他問道:“今日貿然打擾鄭大人是下官的過錯,下官今日來是想請鄭大人給我一點建議,陛下已經點了下官的名出海,下官并未出海過,所以想問鄭大人,下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p>
鄭山辭心想這問錯人了,他也沒有出海過。
“你在書院學過算術,算是他們帶著的文官,有幾個精明的商人在,你跟著商人們走就行了。海上枯燥多點一些玩樂的,還有水源需要儲備……”鄭山辭把自己知道都告知給聶言。
“你好不容易才跟父母團聚,為何想出海?”鄭山辭問,他還想打消聶言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