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郎得知鄭山辭給虞瀾意掙了一個誥命,抿唇笑了笑,“我說這京城里的哥兒跟姐兒又要傷心一回了。聽說還是用賑災的功勞換來的,可見鄭大人對虞瀾意是真心的。”
他見過虞瀾意和鄭山辭后,對夫夫兩個人的感觀不錯,聽說虞瀾意做了誥命夫郎,心里更愿意親近他了。
他以前跟那些剛成親的小哥兒一樣,只能坐在下首。如今就能跟他們坐在一起說說話了,裴夫人對他也是有好感的。
做尚書做侍郎的,都是部門的一把手跟二把手,誰知道什么時候就抬入閣了。鄭山辭比這些人還要多一些優勢,一則是年輕,二則是給太子做少傅。往后太子若是榮登大位,少不了鄭山辭的好處。
魏夫郎除了喜歡虞瀾意的性子外,他跟人交往還是要看家族勢力跟背景的。若是家里底子薄的,根本沒有機會湊到他面前來。
要說這事除了虞瀾意高興外,最高興的莫過于是虞夫郎了。
這兒婿有本事,讓小兒子也當上誥命夫郎。兒婿還是實權侍郎,這比嫁給什么勛貴子弟好多了。山辭乍然變得顯貴起來也沒有擺甚么架子,想來真真是人品貴重。
“這樣瀾意高興了吧,他還是跟這些同齡哥兒中最先獲得誥命的。”虞夫郎笑著說。
“等他們休沐了,讓他們回來吃一頓飯。我記得有人送了幾斤龍蝦了,正好一并吃了?!?/p>
曹嬤嬤應了一聲。府邸的這些侍從都是看著虞長行跟虞瀾意長大的,如今少爺有了好歸宿,又得了誥命,他們也是歡喜得緊。
哥兒的性子就是驕縱了一些。實則并不像外邊的紈绔子弟,以戲耍人為樂趣。
虞夫郎心情舒暢,這做了侯門子弟的正君,獲得誥命就容易一些,只做官夫郎只能看機遇。山辭能用自己賑災的功勞來換個誥命,給瀾意這孩子一個保障,可見是用了心思的。
他高興小兒子得了誥命,更高興兒婿待兒子的一片心意。
圣旨傳到鄭府后,各人有各人的歡喜,不明白的人倒是生了一回妒意。倘若讓他們去嫁一個從小山村里出來的人,心里又不肯。只瞧見了現在的風光,沒看見半點危險。
光說是去新奉縣,又撞見了瘟疫,沒準人就沒了,死在異地。
京城里的哥兒跟姐兒是上了心,長輩們也上心了,往后挑女婿時要看重人品,不能光看家世去了。要是又有家世又有人品才好。
家中有嬌小姐的,有的富商就喜歡把小姐嫁給窮書生,往往落不到一個好,反而損心損力,苦了一大家子。
這在成親前一個模樣,成親后就變了模樣的人大有人在。
這處把鄭山辭倒是捧成了天下獨好的郎君。
虞瀾意也讓人艷羨不已。
……
鄭山辭在戶部當差還不知道外邊的變化,現今是秋季是該處理秋收的事,這是一件大事。今天三個州都遭難了,戶部賬面上的稅就少了,這也沒法填補。再加上要賑災,攏共就花了二百萬銀子。修筑房子,田地摧毀,道路的修繕……處處都伸手要錢。
這秋收是該好好算一算,厘一厘。
旺福給鄭山辭沖泡了一壺決明子枸杞菊花茶,小心放置在桌上。
鄭山辭還是知道要養生,不求名貴的茶葉,只求養氣。
他一一翻看京城周圍的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