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鄭山辭走后,聶言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肩膀,神色肉眼可見的高興。在金鑾殿外已經(jīng)沒多少大臣了,聶言垂下眼眸回到大理寺。
剛一回到大理寺就有書辦請(qǐng)他去審訊犯人,聶言含笑點(diǎn)頭。
“聶大人,這犯人的嘴巴很硬,一直撬不開,不然也不敢勞煩您。”書辦討好的說。
書辦在前面走,大理寺的牢獄都是修在地下,聶言跟在身后瞇著眼睛。
“沒有撬不開的嘴,只是你們還未打中他的軟肋。哪里什么嘴嚴(yán)。”最后一句有幾分諷刺嘲弄。
書辦有些沒聽清楚,他疑惑的問道:“聶大人您說什么?”
聶言笑著說:“沒什么,只是覺得這牢獄暗了一些,以后要多點(diǎn)幾根蠟燭才好。”
書辦聞言點(diǎn)點(diǎn)頭說等會(huì)兒就去辦。
……
鄭山辭回到內(nèi)閣,他還沒有什么感覺。
“鄭大人,您是現(xiàn)在搬屋子,還是等會(huì)兒再搬?”宮人恭敬的問道。
差點(diǎn)忘記,每次升職后都要搬家。鄭山辭起身說道:“現(xiàn)在搬吧。”
宮人們應(yīng)一聲利落的幫鄭山辭搬東西,次輔的屋子空間更大,內(nèi)室還有一個(gè)小客廳。鄭山辭把自己的茶壺?cái)[上去。
等宮人走后,他還沒歇息多久就要看奏折了。做了次輔后,奏折的數(shù)量多了,鄭山辭抱著奏折開始票擬。
或許是在內(nèi)閣做慣了,鄭山辭對(duì)于升職這事還未有實(shí)感。他換了值房,奏折多了,鄭山辭只覺工作量大了。
鄭山辭升次輔的消息沒到半晌就傳到虞瀾意和國公府去了。
長陽侯高興的抖腿,笑著露出牙齒:“我就說山辭是可造之材,你看這就成次輔了,還未到四十歲的次輔,還是我們倆有眼光。”
虞夫郎聞言也是笑著的,“在家里說說就罷了,要是再到外邊去說,招人眼紅。”
長陽侯說道:“我知道分寸,不會(huì)胡鬧。”
虞夫郎卻是不信。就長陽侯的性子,虞夫郎知道他的想法,上了外邊只要有人恭維一頓,他就要口花花說一說自己的好兒婿。
虞夫郎還是高興,兒婿有本事,瀾意的日子好過,小平安的日子也好過。有鄭山辭在前面頂著,還有他們國公府在,小平安以后的路好走許多。
他們疼愛小輩都希望孩子的路好走一些,少吃些苦頭。
鎮(zhèn)國公府自是高興,安哥兒聞言也高興著。
施府的人聽說鄭山辭升了次輔,真心實(shí)意的高興。這都是連著姻親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鄭山辭升官,他們施府也有好處。
“鄭大人又升職了,真是了不起。”施夫人說道。
鄭清音抱著施燦,他把施燦放下來:“二哥很努力。我在村子時(shí)很久沒有跟二哥見面了,直到去了新奉縣才跟二哥見面,二哥把新奉縣治理得很好。后來憑著政績(jī)到了京城,二哥還是沒有變。”
施夫人先是夸鄭山辭:“鄭大人為官這么些年,旁人都抓不住把柄,做好一件事容易,十幾年都做好一件事卻是不易。”
鄭清音覺得娘說得很有道理。
施燦歪頭靠著鄭清音。
“二舅舅!”施燦笑呵呵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