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時言就跟葉云初來到長陽侯府了。虞夫郎見了他們不淺不淡的讓他們落座,長陽侯還是帶著笑。
葉云初把禮品遞給了侍從,拱手道,“給岳父請安,新年好。”
虞時言跟著葉云初也說了一句。
虞瀾意看虞時言的臉色還有些蒼白,不像在府里那么帶著鋒利了,反而看出幾分嬌弱來。他從旁人嘴里知道虞時言被葉云初納為妾了。說實話他心里還是有些驚訝,因為在他的印象上葉云初對虞時言還是有真心可言的,而且虞瀾意也知道,虞時言不喜歡自己庶子的身份,他絕不會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庶子。
虞時言看見虞瀾意,說道:“二哥好。”他同時也叫了虞長行。
虞長行頷首。
葉云初這還是在虞瀾意成親后
回家
新奉縣的新年一過去,縣衙的人又要去上值了。鄭山辭這次起來得早,沒在家里用早膳,反而趁著霧氣蒙蒙時去街道的小攤上看。
早食攤子大都是一些包子饅頭、豆漿油條、餅子之類,因是冬天還有各類的湯在賣。霧氣跟蒸氣混在一起,鄭山辭見有一家攤子在賣豬肚湯,他走過去點了一碗。
老板認出鄭山辭來,笑呵呵的應一聲,“鄭大人請稍等。”
豬肚湯是將豬肚與豬排骨一同燉煮,加入胡椒粉散寒暖胃。鄭山辭沒等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豬肚湯就端上來了。鄭山辭聞著香氣,肚子里的饞蟲勾起來了。
一碗豬肚湯下肚,鄭山辭把錢擱在桌上就去縣衙了。他進了縣衙,因是還未到上值的時辰,公務還未有文吏放在桌上。鄭山辭只拿了戶籍冊子看,這是新年之前他吩咐讓戶房的人放過來的,有些外鄉人來到新奉縣,不多,大約有三十幾口人。戶房的人按照規定給他們分了田地,編戶入冊,找一塊干凈的空地讓他們修村落,工房出了幾個人幫他們規劃村落的排列。這些外鄉人的村落還沒有修好,過年暫時也是住在縣衙的空房子里。
鄭山辭還有些驚訝,他沒想到現在就有外鄉人來投奔了,要知道新奉縣風沙大,一般都不會有外來人口愿意在新奉縣安家落戶。古人安土重遷的意識很重,不會輕易遷居他處。《漢書,元帝紀》說道:“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若是不是故鄉實在待不下去了,他們不會背井離鄉。
文吏點卯后拿著文書來到鄭山辭辦公的地方,看見旺福已經站在門口了,他心中一驚,心思越發小心謹慎起來,拿著文書低眉順眼的進去。
“鄭大人,這是今天的公務。”
“放下吧,你出去時叫一下丁大人,我有事要問他。”
“是,鄭大人。”
鄭山辭在批閱公務時,丁宣就進來見來禮了。
“先坐下吧,你記得安置在吳縣的外鄉人么?他們是怎么回事?”鄭山辭放下手中的公務問道。
丁宣想了想,很快就想起來了。因為當時他也有些詫異,他們怎么會選擇來新奉縣,所以安置他們時便多問了一些。
“回稟大人,下官記得。”
“他們是在江縣生活的百姓,因為鎮上的鄉紳太厲害了些,逼迫他們把土地都賤賣給鎮上的鄉紳了,他們要是想要生活只能淪為佃農。佃農他們本也想認下,結果鄉紳讓他們上交八分糧食,只給他們留下兩分糧食,除了種地其余時間都要為他們做活。家中養的雞鴨,若是府上的管事想吃,也能隨意拿走,不必付錢。家中稍有幾分姿色的哥兒跟女子也逃不過他們的毒手。鄉紳府邸都有壯夫他們是沒法子的,這便逃了。”
丁宣說:“至于為什么選擇新奉縣,是想著新奉縣離得遠一些,再加上新奉縣這地方一直缺人,縣衙分地要分得大方一些。還有就是我們縣的烈酒跟紡織品、辣醬已經賣到江縣去了,他們聽說有廠子可以做活,便也想來試一試。”
在古代若是沒有權勢,又遇見這些壓榨是很難反抗的,百姓的日子好不好過,全看當地的父母官。
“好,我知道了。他們若是還沒有農具跟銀子,你讓戶房的人先借給他們,寫下欠條,等明年收成的時候還給縣衙就好。”
丁宣忙不迭應聲。
丁宣下去辦事,把話傳給戶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