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管事冷靜道,“你去找外邊的印刷坊,看有愿意跟我們合作的么。”
掌柜的應聲出去,有兩家印刷坊愿意接他們的活,俗稱業(yè)務外包。
三個坊同時印刷速度就變快了。
墨香書鋪在京城打出了名聲,這書鋪就連梅侍郎都知道了。有人來給他們拜年時便直說梅淮出名了,寫的筆記京城太學生人手一份,他自己都還買了幾套打算送給在外的親戚家的孩子。
梅侍郎看了一眼兒子,謙虛的說,“都是一些淺薄的見解,他以后要走的路還長?!?/p>
來拜年的人,往日還挨于梅淮的冷臉不敢親近他,如今看了他的筆記,心里膽子就大了,有公子喊堂兄。
他硬著頭皮說,“堂兄,你能不能給我解一解這句話,我瞧你筆記上沒寫這句?!?/p>
梅淮看了堂弟一眼把這句話解給堂弟聽。
堂弟聽了直點頭。
親戚家的小孩其實都很崇拜梅淮,只是梅淮太冷了,現(xiàn)在堂弟去問了話,其余的幾個公子也一并過來問。
梅淮都解釋了。
誒,梅淮也不是那么難接近。
堂兄,表弟,表哥,外甥等各種稱呼都有,都在叫他,梅淮有點煩。
……
這一下子蕭高陽跟梅淮,還有姜蘭禮都出了名,崔子期瞧著也眼紅得厲害。他把年一過,就是在想他的話本。
呂錦去瞅了一眼,崔子期還是端端正正的坐在書桌前寫話本。
他最近格外的勤奮。
崔子期還寫完后就洗漱去睡覺。他很愛干凈,就算是冬天每天晚上都要洗澡。
“等我話本寫出來一定不輸他們。”崔子期嘴里念著。
呂錦笑了笑,“寫出來就很了不起了?!?/p>
……
江縣
鄭山辭讓一個吏官留下來讓他們修屋子,材料這些都買好了,修屋子這件事縣衙里的工房也要幫忙。鄭山辭監(jiān)工看了一下,江縣的工房不成,沒什么技術但是修個基礎的房子還是可以的。這幾天災民們的生活就是吃飯和修房子,修到第一個房子出來了,他們便可以從棚子里搬進來先住進去。住在房子可比住在棚子里暖和多了。等把所有的房子修好后,他們每個人都有房屋住,冬天過去后,春天到了他們就去種莊稼,這樣也能活下去。
只要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自己管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