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和一愣,眼中泛著暖意應(yīng)了一聲便出去了。
當下還不能修房子,地下的土都是凍著的,還是等春天雪化了再去修,事半功倍。戶房把今年縣衙開銷和收賬計算好了,鄭山辭拿著賬本看。
縣衙大抵是沒什么開銷,最大的開銷就是給衙役、胥吏、門子、民壯、轎夫、仵作的薪水。衙役這些并非是朝廷委派的,要由地方衙門自掏腰包。還有幾筆款子,是鄭山辭邀商人們吃飯的公款,當然除了鄭山辭之外,江主簿跟朱典史也有幾筆款子是為了公務(wù)請人吃飯的人情往來。
對比之前的賬本倒是少了許多。
余下的還有縣衙建筑修繕、日常辦公所需要的筆墨紙硯、膳堂的費用、縣衙馬車到購置維護,出行的費用。
簡單的說就是三公消費跟薪水。公款吃喝、公車消費、公費出差。
地方衙門每年算賬后,都要封口存放,把十分之六的錢上交給朝廷,自己留四分。鄭山辭這次要去一趟戶房,他要看著封口。
戶房的人把今年最后的一筆款子算完,現(xiàn)在是閑下來了。鄭山辭走進戶房,他們忙不迭行禮。
“免了,我看看給朝廷的錢。”
幾個書吏抬了箱子過來,鄭山辭打開箱子看了,讓人把銀子拿出來直到看到底才放心。因為之前有縣令不仔細讓底下的人糊弄了,這箱子只有上面有銀子,下面全是石頭,這還抬到京城去了。等戶部的官員清點時,才把這事露了出來。
鄭山辭檢查完了,讓戶房的人封口。
“鄭大人,已經(jīng)封口了,現(xiàn)下是派人送到青州去么?”戶房的人問。應(yīng)州里沒給具體的日子,往常他們送的要遲一些。去年鄭大人剛來,縣衙里也沒什么營生,今年縣衙營生多了,這裝銀子的箱子肉眼可見的變多了,比去年多了六個箱子。
他們也是卯足了勁,今年縣衙的收賬多,他們不是青州的倒數(shù)第一了,現(xiàn)今他們把銀子送到青州去也是有臉的。
“今天天氣晚了,明兒再送去。”
“是,鄭大人。”
鄭山辭從縣衙里下值后便回家去了。縣衙里的人也是三三兩兩的結(jié)伴而行,朱典史身強體壯,大抵沒什么官架子,還非要坐馬車回去。
江主簿跟丁宣、譚和他們這樣的文官是受不得寒的,他們坐著馬車互相道好便走了。
“朱大人,您說鄭大人過年會給我們多少銀子?”一個衙役問道。
朱典史伸出手,大力拍他的背,笑罵:“你整日就惦記這幾個錢,鄭大人還會少了你么?瞧你那點出息。”
“這不是想朱大人漏點消息出來,小的們好心里有數(shù)。”
“老子都不知道,還漏給你們,一邊去。”朱典史踹了衙役一腳,倒也沒使勁,只是玩笑。
“朱大人,你改明兒去問問鄭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