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一看,筍根都是清洗過的,只帶著丁點泥土,而且是剝了皮的,一斤一兩都是足稱,看著也新鮮:“這……有大有小的。”
孟秋梨笑道:“你可以選大的。”
“那行。”他拿定了主意,“給我來兩斤大的。”
“好嘞。”孟秋梨應了一聲,拿過芭蕉葉,給他包了兩斤大的冬筍。
遞給他的時候多說了兩句:“這筍可以跟老母雞一塊煲雞湯,很有營養,曬成筍干也很好吃。”
休了你,滾回娘家自個過……
男人拎著冬筍,試了下斤兩,果然足稱,臉上也露出了笑意:“母雞哪這么容易買到。”
孟秋梨聽完,心想,江大川果然沒說錯,城里什么東西都是限量供應,有時候還真沒他們鄉下人寬裕。
“我要半斤。”
“給我也來兩斤。”
這生意一旦開張,后面的客人便絡繹不絕,而且都是幾斤幾斤的買。
要不說黑市賺錢呢,才短短一個多鐘頭,他們就掙了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一共七十五斤冬筍,三毛錢一斤,賣了二十二塊五毛。
后面還有人來問,可惜筍已經賣光了。
孟秋梨數著錢,眼睛笑瞇成了彎彎的月牙,就像貓咪吃到了最愛的小魚干,滿足又幸福,她忍不住道:“這也太掙錢了吧。”
江大川看她那財迷樣兒,忍不住翹起嘴角。
他說:“收拾收拾,我們該去賣別的了。”
八兩參太引人注目,他就用‘別的’來代替了,不過孟秋梨能聽懂,她小雞啄米似的點頭:“走。”
兩人把地上剩下的芭蕉葉都收拾了,一股腦放進了蘿筐里。
賣八兩參,就不能像賣冬筍一樣隨便了。
得找到合適的客人才行,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買得起這珍貴的八兩參。
兩人尋找一番,終于找到了合適的客人。
他倆看中的是一個四十歲年紀左右的大嬸,那大嬸打扮樸實,并不出眾,不過可以看出衣服用的布料并不便宜,一點補丁也沒有。
她手上已經拎著好幾個袋子,有麥乳精、雞蛋、奶粉……全是營養品。
看得出來,她就是來買這些東西的,野山參有滋補的功效,賣給這樣的人準沒錯。
而且這大嬸買了不少東西,眼睛卻沒閑著,還在到處張望,顯然是個有家底的。
孟秋梨和江大川對視一眼,江大川走了上去,也不多話,打開布包,給大嬸看了八兩參的一角。
大嬸的臉色瞬間變了,她說:“借一步說話。”
兩人跟著大嬸走到另一條偏僻胡同的胡同口,大嬸左右張望一下,見沒人,說:“快,給我看看貨咋樣。”
江大川把布包一層層打開,八兩參的全貌露了出來。
大嬸倒吸一口涼氣:“這……品相不錯啊,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