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來春家,工分兩千三百七十,領糧食二百斤。”江向東接著喊道。
蔣來春一臉的不高興,接過糧袋,嘴里念叨著:“家里壯勞力少,這工分確實比不過人家。”
終于輪到江家領糧食了,趙小芬早就從江向東那里聽說要分糧的事,她喊上江大海江大洋江大川,一人拎著一個dama袋去領糧食。
趙小芬一邊指揮他們哥三干活,一邊說:“別光拿粗糧,多拿點細糧,兌著粗糧吃。”
這話一出,大伙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也就江家能干出這事,他們家人口多,男丁也多,江向東是大隊長,趙小芬又是婦女主任,兩人都是隊里的干部,能領額外的工分,拉拉雜雜算下來,全家人能拿八千個工分,能換八百斤糧食。
別人家都恨不得全換粗糧,反正糧食嘛,頂飽就行。
他家倒好,還恨不得多換些細糧。
社員們在這邊分糧食分得熱火朝天,知青們卻是默默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些許復雜的情緒。
因為任誰都知道,這分糧啊,跟他們沒啥大關系。
他們這批知青是八月份下鄉的,滿打滿算也就干了半年,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果然,輪到喊知青們上來領糧食的時候,江向東那是一臉的復雜。
他拿著筆在工分登記簿上敲敲打打:“你們這里頭,工分最多的是呂平,但也就五百工分,能換五十斤糧食,頂多能吃一個月。”
他上下打量呂平一眼,都說半大小子吃垮老子,呂平還不是半大小子,他是個成年男人,這五十斤糧食,夠嗆能吃一個月。
呂平接過糧袋,嘆了一口氣,看來少不得自掏腰包了。
江向東繼續念:“張國慶,一百二十五個工分,傅俊彥,九十三個工分。”
他神情復雜:“你們倆,讓我咋說好……”
話還沒說完,臺下的社員嗤笑道:“我家四歲的小娃兒去撿麥穗,也有一百來個工分呢。”
“就是,這兩人連我家娃兒都不如。”
“還大城市來的呢,真是中看不中用。”
張國慶和傅俊彥聽著大伙的奚落,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的,傅俊彥隔三岔五就請假跟孟春桃去后山約會,至于張國慶,那就是純偷懶了,掙這點工分一點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