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王誠難得一次不用早起習武,躺在床上一直等到太陽光照入窗戶才起身。
昨夜雨疏風驟,院中飄落了一地的槐樹葉和槐樹花,換做以往,早已有人把這里打掃的干干凈凈。
他曾說過:練劍之人要修身,什么樣的人就會練出什么樣的劍法。勇武之人所練劍法多為勇猛,正直之人所練劍法多為剛毅,冷靜之人所練劍法多為謹慎。
莫看掃地只是件最普通不過的小事,但能用最短的時間把地掃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那就是本事了!
王誠手里拿著掃帚,他能領(lǐng)悟到老師字里行間的意思。
作為一個軍人,他當然知道內(nèi)務(wù)的重要性,于是將院內(nèi)掃的干干凈凈,然后取出老師親手磨出來的一柄三尺利劍掛于腰間。
老師在留給他的武道傳承中說道:當你覺得無需再去思考修身問題,你就可以進入學劍的第二步了。
他知道自己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經(jīng)知道。
修身是第一步。
悟劍是第二步。
用劍是第三步。
這就是老師傳給他的劍法,沒有具體的招式,但傳給他的卻是世間最好的劍法,因為老師給他留下了無盡的空間給他去填補。
好的老師從來不會去限制一個學生的思維,而是給他無盡的遐想與創(chuàng)造。
感受著腰間利劍帶來的沉甸甸,王誠正式開始了他的悟劍。
只是,悟什么?怎么悟?
老師一句也沒提到,他是不是走的太倉促、忘了說了,還是純粹讓他自己去悟?
他看向南面,那正是蜀州的方向。
老師已經(jīng)回到劍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