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帶兵離開,諸子百家帶著藏書悄悄南下入蜀,蕭何也提前命人帶著戶籍文書在山中躲藏。
劉邦對宮中金銀婦人絲毫未動,都留在咸陽宮中,等項羽拿走。
他又搜查咸陽逃走的達官貴人府邸,將部分財物賜予將領兵卒,補足他們的戰功賞賜后,剩余的財物讓陳平、酈食其隨意取用,去賄賂項羽身邊人,并離間項羽和諸侯的關系。
做好一切準備后,劉邦等著項羽派人來。
劉邦觀項羽戰報,知道項羽是極知兵的人。
知兵的人,不會在此時輕舉妄動。
自己是滅秦功臣,項羽的義兄,項羽攻打自己沒有大義;
自己即使兵力不到諸侯聯軍兩成,但項羽不會指望諸侯在攻打自己的時候出多少力。即使自己肯定會戰敗,但楚軍也會損失不小。項羽會擔心諸侯坐山觀虎斗,坐收其利。
有這兩點理由,只要自己對項羽露出臣服的態度,項羽就不會攻打自己。
破此局的關鍵點,是自己臣服的態度,要怎么令項羽滿意。
因劉盈的嘲諷,劉邦還希望,自己全身而退的同時,別讓咸陽那群對自己不錯的秦人,遭遇太多的災難。
劉邦是不能顯示出自己已經知道項羽情況,更不能提前對項羽示好的。
他若這樣,不僅泄露自己在項羽安插了耳朵,還會讓項羽知道自己心生警惕。
項羽可以露出對自己不義的姿態,但自己若提前警惕,項羽可要惱怒了。
項羽性格沖動,他一惱怒,劉邦就不確定項羽還會不會按照常理來行事。
所以劉邦一直在等,等項羽派人來“敲打”自己。
等項伯到來,劉邦松了口氣。
項羽行事,沒有與他和謀士的預想偏離。
得知項伯到來,劉邦先裝作不知道,等張良引薦項伯,他才對項伯哭訴:“我受楚王之命進入咸陽,盡心盡力安撫士人黔首,財物絲毫不敢取,連美人都不敢動,就等著項將軍來咸陽,把一切交給項將軍,我好回稟楚王。義弟為何要攻打我?我愚鈍,想不明白啊。”
劉邦伏地大哭,項伯滿臉尷尬,絞盡腦汁為項羽找借口。
劉邦哭著問道:“武信君在何處?武信君定能救我!”
項伯嘆氣:“武信君被秦軍所害……”
劉邦一愣,再次伏地痛哭,竟然昏厥。
軍中醫師來給劉邦扎了幾針,劉邦才轉醒。
劉邦大哭道:“怎會如此?怎會如此?我與項羽結義,武信君也是我的叔父,我當為他戴孝!”
張良提醒劉邦,項伯也是項羽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