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帶走了三萬騎兵,就算龍且號稱還有二十萬軍隊又如何?軍隊不是人數多就厲害,不然諸侯六十萬大軍怎么死的?
楚王后坐不住了。
她第一次悄悄給龍且寫信,哭訴自己的擔憂。
自己不得項羽的寵,龍且又被項羽放棄(大誤),楚王后想起項羽對不喜歡的人冷酷無情的模樣,嚇得徹夜難眠。
看到楚王后日益憔悴,劉盈暗地里吹了聲口哨,又去尋其余人聊天。
項羽自己不愛讀書,但項家其他人身為楚國舊貴,知道讀書很有好處,子孫不能不讀書。
劉盈這個小儒生勸服楚王后讓他整理藏書后,彭城中不多的儒生也跟著劉盈抄書,項氏族人便把小孩也往劉盈這邊趕。
劉盈很謹慎,從不和項氏同輩子弟多說話,在彭城留下了寡言少語的名聲。
漢王世子對人恭敬,寡言少語,就算項氏子弟約他玩耍他也不去,每日就在藏書的地方和自己的小院間來回,唯一接觸較多的人只有照顧他的楚王后。
留守彭城的相國項佗給項羽寫信的時候,一邊寫一邊感慨,劉盈這個質子當得很出色。
這么出色的孩子,劉邦居然因劉盈過于文弱,“不類己”,不喜歡這個漢王世子。所以漢王世子哭求許多次,希望劉邦派兵去接阿母,劉邦都拒絕了,只在彭城摟著戚夫人和劉如意一家三口縱情高歌。
難怪劉盈只能駕著小驢車,自己前來救母親。
對了,大王,你知道那驢是何物嗎?
漢王世子說,驢是秦地北疆貧苦百姓用來代替牛馬的chusheng。因在中原稀少,中原權貴將其養在家中當作觀賞。
漢王將驢賜給漢王世子,含義是貧賤的chusheng換了個地方,也能進宮苑,以驢自比呢!
項佗把最近時間聽來的事都寫進了信里,寫了許多,意猶未盡。
至于劉盈沉默寡言,漢王這些事怎么傳出來的,誰都沒多想。
“相國,漢王世子求見。”
項佗讓人把信送出去,親切地接待了劉盈。
不知道為何,一見到劉盈,他就覺得心里歡喜,很是親近。
可能這樣乖巧的孝順孩子,很難讓人不喜歡吧。
劉邦究竟何等眼瞎,居然因為劉盈性格不像他就不喜歡劉盈?就劉邦那性格,劉盈不像他才叫優秀。
項佗看著劉盈,有點擔心項羽的子嗣了。
項羽也是個不喜歡讀書的人。他將來的世子,不會也不讀書吧?
打天下可以不讀書,治天下就不行了。
現在彭城一團亂麻,就是因為沒有任用讀過書的人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