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昭默默點頭。
但他還漏了一點。
當庭杖斃陸攀,性格喜怒無常,和這樣的人一起處事,勝似逆風執(zhí)炬,實在危險。
崔珩淡笑道:“袁姑娘覺得,本王是喜歡借人當棋子的人?”
裴昭不敢說實話。
他又道:“若是本王喜歡這樣,又何必當庭杖斃陸攀,貽人口實。”
裴昭說不出話,半晌,忍不住問:“我忽然成為探花使,是不是和殿下有關?”
崔珩點頭:“陸攀他不適合。本王看過你的策論,寫得很不錯。”
他夸贊時雖然依舊面無表情,但語氣平穩(wěn),好像在說什么板上釘釘?shù)氖聦崳谑潜泔@得夸贊格外誠摯。裴昭連忙施了一禮:“多謝殿下賞識。”
正說話間,一個相貌清秀的侍女掀開垂紗走了進來。
“殿下,鄭小姐求見。”
這鄭小姐,便是常樂侯鄭霽青的胞妹,鄭憐。
“原本奴婢照家史的吩咐回絕鄭小姐。但鄭小姐她直至入夜也不曾離去。奴婢便請她在偏殿等候。”見崔珩默不作聲,年幼的侍女立刻跪地請罪,“奴婢擅自做主,請殿下饒命!”
“你叫什么,本王從前未曾見過你。”
“回殿下,奴婢名叫蕓溪,在不久前……剛,剛來王府。”
崔珩微微蹙眉,聲音卻依舊平和:“下次進來前要掀鈴。還有,這種小事若是應付不了,便去詢問家史的意見,不必來找本王。”
蕓溪連忙稱是,然后雙手交疊,施了一禮,膽戰(zhàn)心驚地退了出去。
崔珩將名帖放回信封中,輕聲道:“袁姑娘若還是不愿意查這個案子,本王也不會勉強。”
不會勉強?
這倒讓裴昭有些意外,還以為他會說什么不接案子,會和陸攀一個下場呢。
但起身時,袖子卻被拽住。
裴昭疑惑地看著他。
銀月下,斑駁的樹影落在青年腕間的玉鐲上,修長有力的雙指扯住袖口,指節(jié)泛白。
裴昭這才發(fā)現(xiàn),相較偏殿的上等岫玉,崔珩戴著的白玉手鐲玉質(zhì)極為普通。
“本王覺得,事關官途,還是鄭重些好。”崔珩道,“袁姑娘不妨先考慮七日,七日后,再給本王答復。”
裴昭盯著他的眼睛,上挑的鳳眼里濃黑一片,似岑寂暗夜,不知怎么,竟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便點頭道:“多謝殿下好意。事關前途,我會回去認真考慮。”
書齋外月明星稀,空氣清爽。
裴昭沒走兩步,便考慮出了去向。
若是要避開和崔珩共事,御史臺便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御史臺和大理寺俱是三司會審,也能接觸不少卷宗。更何況,王萼也說他可以找父親寫薦舉到御史臺的信。
可說實話,裴昭還是想去大理寺。只是崔珩實在有些古怪——即便今晚他的態(tài)度還算溫和。
這時,一個侍衛(wèi)追了上來,喊道:“袁姑娘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