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開宇覺得他們并不委屈,他們是想一直待在現今這個舒適圈子里,直到退休。
左開宇覺得,委屈的是那些在村子里支教,在村子里堅守的教師。
他們才是最應該被傾聽的。
可今天,所謂的反映大會,這是反映大會嗎?
這不是,這是自私的爭取利益大會。
左開宇盯著向建發,開口問:“你是鐵馬鎮初級中學的老師,是吧,你叫什么名字?”
向建發一聽,直接回答說:“向建發。”
左開宇微微點頭。
這時候,楊致遠低聲提醒左開宇,說:“他是向部長的堂弟。”
左開宇一頓:“誰?”
楊致遠說:“向建業,宣傳部的向部長。”
左開宇想起來,縣城推行清查政策時,向建業給他打了電話,希望調整清查政策,但被他拒絕了。
如今,這向建業的堂弟竟然是反映大會的刺頭兒,也就是說,這后面有向建業在推波助瀾?
左開宇沒有多想,畢竟,此事兒沒有根據。
他直接盯著向建發,說:“向老師,你的訴求,不,應該是你們鐵馬鎮老師的訴求,我清楚了。”
“我現在就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向建發一頓。
現在解決問題?
怎么解決?
他看著左開宇,問:“左副縣長,你現在怎么解決。”
左開宇看著楊致遠,說:“楊局長,你記一下。”
楊致遠趕忙點頭,拿著筆記本與筆,開始做記錄。
左開宇便說:“安排鐵馬鎮的向建發老師到縣城的……就縣一中吧,進行一個教師交流活動,要選成績優秀的班級,然后對該班級進行成績核定,每兩周考核一次,如此三個月,進行最后成效對比。”
“向建發老師到了縣一中帶的班級成績能夠保持原有水平,而交流到鐵馬鎮的老師所帶的班級成績若是不能保持原有水平且下降了,那證明向建發老師所說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是正確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們就用實踐來檢驗咱們赤馬縣的教育資源分配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