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和鹽免費提供給學生們煮飯吃的。
有家境富裕的學生嗤之以鼻,立刻說要自己從家中帶飯,只用書院的灶臺熱一熱便是。
沈持則興奮地盤算著,以后要利用書院的灶臺,每日做一頓美食犒勞自己。
參觀完廚房之后,李夫子給蒙童們發放了手抄的《學規教條》,相當于青瓦書院的學生手冊之類的。
除去行為、禮儀的規定之外,還有學業上的,比如習字,背書等。
……
沈家。
大房二房看見沈煌一早帶著沈持出門,兩人相視而笑:“說不準今日在私塾被先生打手心哭著回來呢。”
朱氏:恐怕要叫你們失望了。不過她心中也忐忑著呢,不知道今日沈持在書院過的怎么樣,有沒有挨先生的戒尺。
回來的路上走不走得動路。
到了黃昏放學時分,張氏早早地站在門口,想等沈知秋回來問問沈持在私塾里鬧的笑話,想看到他灰頭土臉哭著回來。
等了半天,沈全他們才放學回來。
“怎么只有你們三個回來了?”張氏興致勃勃地問:“阿池呢?”
不會被夫子留下來背書了吧,她心中隱隱痛快。
“阿池?”沈全茫然問他:“阿池沒在家嗎?”他們是從私塾回來的,怎么會見過沈持。
楊氏嘟囔:“你二叔送阿池去上學了呢。”
幾個人都一臉懵,楊氏沒忍住去問朱氏:“阿池今早不是去上學了嗎?”
朱氏柔弱地說道:“你們都學的那么好,阿池不敢一塊兒去,好說歹說,到縣城的青瓦書院去念書了。”
楊、張妯娌倆的臉白了又青了:“……”
竟是去了縣城的書院念書,這也瞞得太嚴了。
二人心中五味雜陳,神色復雜。
“縣里的書院,比阿秋念的私塾貴多了吧?”張氏眼珠骨碌一轉,想到了這個問題:“大嫂你說爹娘會不會背著咱倆拿錢給阿池上學用?”
要不是沈山老兩口補貼,朱氏舍得把沈持送到縣城去念書?她總覺得不可能。
楊氏酸酸地說道:“誰知道呢,咱倆可得盯好了。”
別叫二房占了大便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