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份量很少,
一人一筷子這盤菜就要光盤撤下桌子了。看來鹿鳴宴不是來吃飽飯的,是來品嘗官府的佳肴的。
酒過三巡,酒盅很小,也就是喝了三口之后,
官員與舉子們開始作詩互贈。
李叔懷身為此科的主考官,
他先來一句贈給新科舉子的:“今日桂枝平折得,
幾年春色并將來。2”
新科舉子們叫好后再度拜謝他。
余下官吏也贈了恭賀的詩。
而后,他們都看著沈持:“沈解元,該你了。”
沈持窘迫地說道:“諸位大人,
學生不會作詩。”這個風頭他搶不了。沈持有點不明白,他明明是胎穿來的,也算當朝土著吧,為何能學得會八股文,就學不來作詩呢。
眾人:“沈解元無需謙虛。”
沈持汗顏:“學生著實不會,連韻腳都押不清楚。”當然他也沒專程學過怎么作詩。
眾人:“……”
“我正好有了一句,”汪季行出聲給沈持解圍:“諸位大人、同年請聽。”
他沉聲吟道:“桃花直透三千浪,桂子高攀上已學無可學,但卻鮮少有趕考次年春闈的,時間太緊湊了。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再讀三年書,待下一次杏榜。
九月初十放榜日。
祿縣。
沒玉村,沈家。
午后。
“沈老爹,掛紅綢的官差來了,嘴里念著沈老爺,”一個后生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沖進沈家的大門喊道:“定是阿池考中了。”
秋后農閑時節,沈山手里拿著根竹篾,正在編個小籠子給沈持養的蟋蟀換換地方,聽到聲音一探頭:“你說啥?沈老爺?”
他倏地丟下手里的竹篾:“快,快把大門打開……”
“老婆子,阿二,快拿賞錢出來。”
“……”
一聲敲鑼聲落地,官差亮著大嗓門在沈家門外喊:“這里是沈老爺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