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下了狠手,“啪”一鞭子落在孩童身上,棉袍都被她打爛了,棉絮和著血飛出來:“叫你不好好習武,叫你偷懶不讀兵書……”
這位夫人實在打孩子打的太狠,沈持看得頭皮發麻,心道:不知史小將軍小時候有沒有被她娘親這么打過。
他于心不忍,趕緊騎著馬走過去。
……
今日翰林院的同僚們都來得早,點卯之后,三三兩兩聚在一處敘話。
薛溆到宮中給七皇子蕭承彧講課,因此不在翰林院中。同僚們說起他家被偷盜之事,難免做種種猜測。
然而到了晌午時分,京兆府那邊收到報案,繼薛家被盜之后,京城又接二連三發生偷盜事,尤以高門大戶之家和商販為甚,讓京城百姓惶惶不安,都在抱怨京兆府碌碌無為。
京兆尹溫至被人罵委屈了,在早朝時上奏道:“陛下,治禁之策本屬于京兆少尹所管轄,奈何空缺多年,又兼臣年邁精力不濟,實屬有心無力,還請陛下任命京兆少尹,協助臣治禁,抓捕偷盜的竊賊。”
至上一任京兆少尹辭官離任后,一直無人選任,已空缺有十來年了。
管轄京兆府治禁——治理偷竊等朝廷禁止事宜的京兆少尹空缺,動輒抓捕人投進大獄鼎鑊刀鋸的大理寺卿賀俊之不在,出現鼠竊狗偷之事不稀奇。
皇帝蕭敏預料到會有此事發生,只是沒想到來的這么快,他對吏部尚書穆一勉說道:“吏部盡快選人上任京兆少尹。”
“各部的賢臣,翰林院的翰林、庶吉士,但凡有才者,不論是誰,都可任用。”
溫至說道:“陛下,不用麻煩穆大人,臣聞沈修撰在黔州府治理時頗有方法,不如請他來京兆府治禁,陛下以為如何?”
皇帝蕭敏想了想:原本打算讓沈持給七皇子當侍講學士的,奈何淑妃不肯,讓他在翰林院修書編書太閑了,京兆府缺人,那便先讓他去吧。多歷練一番總是好的。
于是在正月底,
皇帝蕭敏下詔,命沈持出任京兆少尹。
這在當朝是從四品官秩,年俸為四十兩銀。除了俸祿之外,
朝廷還會給四品往上的京官一些額外的賞賜,比如夏季用來消暑的百余斤冰,
冬季取暖的五十斤銀炭,逢年過節各地進貢的吃食、土儀等等,
待遇還是非常豐厚的。
吏部的任命文書送到翰林院之后,沈持一面笑著接受同僚們的恭賀,
一面在心中嘀咕:就是活兒不大好干,
京兆府的各級官職從漢代一直持續下來,
是歷朝歷代官員主動辭官最多的位子,唐代杜甫有詩云“京師四方則,
王化之本根。……如何尹京者,
遷次不逡巡。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1”
詩中說的是唐時京兆尹、少尹的更換頻率相當之高,
據有人根據史書統計,
詩中的“十年十五人”并不是夸張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