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前今兒猶穿著官袍,看樣子不是來找他閑聊套近乎的。
沈持:“錢大人,有事啊?”
“昨兒帽兒胡同那邊有人亂丟垃圾,”錢前說道:“下官來請大人一道去看看。”
京城有八縱八橫十六條街,街是寬寬的,能并行八兩馬車的,而胡同就很窄了,可以說是住宅區吧,進去里面或是高門大戶,或是市井小民之家,帽兒胡同在城東。
“垃圾”是個古老的詞匯了。
不過那會兒“垃圾”時常用作形容詞,據說是堆積如山的意思,“更有載垃圾糞土之船,成群搬運而去。1”,在句子中一般是這么用的。
在當朝,和后世一樣,京兆府在各胡同、街道設置了垃圾投放點,居民不能亂丟,亂丟垃圾是要治罪的。
可沒有后世罰個款那樣輕松。
《昭律疏議》中有律例:“其穿桓出穢污者杖二十。”要是被抓到誰亂丟垃圾,要被抓到衙門去打二十棍,咱就說罰的重不重吧。
京兆府司倉參軍錢前手下還有專門的街道司,相當于后世的環衛局,負責街道清掃、疏導積水、整頓市容市貌,手下有一二十名役,專門維護京城的衛生。
每日的泔水、馬桶的糞便,都要倒在京兆府指定的地點,然后運出城去,同樣,也是要向這些人家收一定的銀子費用的。
沈持立馬說道:“本官換身衣裳,這就同錢大人一道去查看。”
這是要去做城市排查。
他很快換上官袍,騎馬和錢前一道去帽兒胡同。
……
屋里,朱氏往外努努嘴:“今兒都年三十了,你看又有衙門的人來找你哥,我瞧著他過年休沐也歇不了。”
“阿月還是在家中多留兩年吧,好歹照應照應他。”
沈月使勁點頭,心道,她哥這京兆尹的差事不輕松,她該留在家中幫襯他一二。
……
沈持到了帽兒胡同,果見在胡同口處,有人倒了兩桶泔水在地上,油膩膩的一灘。幸好天寒地凍,暫且還沒有腐爛散發出腥臭味。
“查是誰家倒的,”他說道:“除夕在道路上傾倒泔水,查出來除了杖二十外,再罰銀十兩。”
京兆府的衙役們:“是。”
他們扒拉半天泔水,而后在帽兒胡同里頭一家一家審問,最后把一戶姓曾的權貴人家給挖了出來。
“過年了,沈大人開開恩,”曾家一開始還硬氣地不把沈持當回事:“在下以后不隨便亂倒泔水了。”
沈持卻絲毫不為所動,命拖下去打了他二十棍子,且罰沒曾家銀十兩。
“走了一個賀酷吏,”曾家受了刑又挨罰后四處哭訴:“又來了一個沈酷吏,不僅用刑他還要罰銀子啊……”
他的鄰居聽到后朝曾家淬了一口:“沈大人執法如山,你亂到泔水打你怎么了?活該。”
“是啊,往前走幾步路就是衙門收泔水的車子,”另一戶說道:“還能倒在路上,懶不死你們,想欺負沈大人年少?門都沒有,我看還是罰的少了,罰你二十兩銀子都不多……”
“……”
有的是百姓為沈持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