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鄭家婆媳去驛館找黃宗敬看病。他起初不敢接診病號,問了宮里頭的大太監丁吉,丁公公又請示皇帝蕭敏:“黃大夫來問,可否給別的病人開藥方診病?”
皇帝說道:“醫者,本就以行醫治病為生,準。”
準允黃宗敬在京城跟人看病。
得知消息后,鄭家婆媳又去找他,黃宗敬細細給她們把了脈,開了藥方。鄭家婆媳將信將疑地從他手里花大價錢抓了藥,回去煎藥、喝藥,求證這姓黃的醫術到底怎樣。
神醫果然是神醫,鄭老夫人一副藥沒喝完,夜里不到二更就困得眼皮子打架,躺下一覺能睡到五更天末,酣暢極了。
而紀氏的帶下癥也減輕了許多,白日里身下干爽,不用再頻繁更換衣裳了。
一傳出去,貴夫人紛紛去找黃宗敬看病,連日來他所寄居的驛館前車水馬龍,一撥又一撥的貴夫人絡繹不絕。
鄭家婆媳去了四五趟后,紀氏才私下里跟她說:“聽說先生從千里之外進京是特地給宮里頭的德妃娘娘看病的,我們是她的娘家,不知娘娘的身體好些了嗎?”
黃宗敬看了她一眼:“夫人既是娘娘的娘家,何不進宮去問娘娘呢。”
紀氏:“……”
過了兩日,鄭家的婆媳又進宮去探望鄭瓊,這回,鄭瓊說得比較明白些,她想從黃宗敬手求一張藥方,和一些藥材,請鄭家人幫她帶進宮來。
鄭家婆媳徹底明白了,她們一點兒都不含糊,很快就找到黃宗敬:“德妃娘娘托我來尋一副藥方,還請黃大夫醫者父母心,這藥方給我就行了。”她時常在黃宗敬那兒開藥,尋一副藥方豈不是尋常?黃宗敬笑了笑:“夫人稍等。”過了片刻,便將藥方寫給她:“夫人的這個病用的一應藥材,我讓伙計抓給夫人。”
紀夫人謝過她,抓了藥。過幾天鄭家婆媳又進宮,一并把藥方和藥材給帶進了臨華殿:“娘娘,我看著這藥方有些是治崩漏的,娘娘可是有崩漏之癥?”
鄭瓊微微點頭:“是有一些。”
只是太醫院一直給她用補氣養血的名貴藥材吊著,才讓那股血氣卡住了沒往下沖。
果然這藥方才對癥了。
她讓宮女扶著起來走到鄭老夫人面前拜了下去:“從今往后,我只拿老夫人當祖母看,還請老夫人不要嫌棄。”
鄭老夫人嚇得趕緊跪下來給她磕頭:“娘娘折煞老身,老身能有娘娘這樣的孫女,不知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
按照這個藥方喝了七日,鄭瓊便覺得身上輕巧了許多,就連那時不時來一下的崩漏之癥也有所收斂,不再時不時見紅了。
鄭瓊覺得她的命可能有救了。一次紀氏又來臨華殿陪她說話時不經意提起:還是史玉皎提醒他們鄭家出了位娘娘,她們這才來宮中走動的。
紀氏還說,還得虧是史將軍提醒,不然我們哪里想得起來。
鄭瓊心道:原來是史將軍有心救她一命,便把這恩情暗暗埋在心里,不敢隨口說出去。
又吃了黃宗敬的一副藥之后,到了臘月年底,大約是半個多月的時間里,她的產后痹遏制住了,也覺得身上有力氣了,每日能出去在臨華殿的花園里走動幾步。先前的桃花面也回來了。
皇帝大喜,命賞黃宗敬百兩黃金。黃宗敬在天醫院受了賞,說道:“臣與太醫院診斷無二,只是臣所攜帶的藥材是深山老林成精了的三七,故而療效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