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尋笑道:“還是沈大人高明?!?/p>
朱堯:“既然這樣,咱們也不要提這件事了,開設常平倉之后,要忙的事情還多著呢?!?/p>
沈持皺眉道:“京城的糧價眼下如何?”
“糧食依舊緊缺,”朱堯說道:“糧價居高不下,下官家中有些日子不吃米飯,只喝稀粥了?!?/p>
沈持聽了好心疼他,一想連戶部官吏都說米貴得吃不起,何況百姓,他沉聲道:“朱大人,我看這樣,戶部既建了常平倉,京城糧食又短缺,不如你明日就啟程,以戶部的名義到外地采買糧食,你看如何?”
京城的糧價依舊在高位,不能坐視不管。
“雖說濟南等府遭了災,”朱堯說道:“但江南,湖廣都地收成不錯,對了,昆明府今年收成也不錯。”
沈持:“怎么說?”
“秋收之后,懷武將軍蘇瀚上奏,這一季,不用兵部給糧草了,”董尋說道:“省下一大筆銀子啊?!?/p>
沈持:“真是個好消息?!?/p>
董尋:“明年說不定連軍餉都要減少了?!崩ッ鞲乃幉纳獯蠛?,很多農戶開始種植藥材,衛所也跟著種上了。
沈持:“……”他們還怪有頭腦的,不錯。
“沈大人、董大人,”朱堯說道:“下官明日就啟程離京,以商行的名號到南省四處收糧,等買到糧食,再以戶部的名頭運送回咱們京城的常平倉。”
年景不好的時候,劫匪更加猖獗,要是戶部運糧,沿途各地官府協助漕運,誰敢來打劫,必是順順當當的。
沈持:“嗯,好辦法?!?/p>
參觀了京郊平安縣的常平倉,當日午后,三人回到京城。
到了家里,史玉皎笑道:“我打聽清楚了,昨日在街上打彈弓救下你的,正是沐老將軍的重孫子沐小九,今年才七歲,我買了些玩意兒,明兒同你一道登門去謝他如何?!?/p>
沈持看著她買的一副西域販運過來的鑲嵌寶石的彈弓,笑著問道:“這個多少銀子,怪好玩的,我也想買一副。”
“二十兩銀子呢,”史玉皎說道:“你省省吧,你這次去濟南招安李虎,賠進去多少兩銀子。”
她忽然想到這其中有一百兩是給李虎,讓他好生安葬王有仁的,又歉疚地說道:“對不住,我忘了這事?!?/p>
沈持嘆了口氣:“唉,要是王秀才還有家人,我寧可年年送去百兩紋銀?!?/p>
可惜王有仁的父母皆不在人世,他沒娶妻,孑然一人。想起來好不傷感。
好在近日豫州知府衛季杰上奏,說李虎等人已過豫州府,往宜昌府去了,井然有序,都很安分,他這才稍稍欣慰一些。
史玉皎也跟著他惋惜嘆氣,卻一句話都沒說。
晚些時候,孟度打發沈知朵來瞧沈持:“夫子讓我來看看你,沒事吧?”
樂蓮舟月初產下一子,臨盆時遭遇難產,好在孟家列祖列宗庇佑,母子平安,但是二人身體極是孱弱,需要精心照顧,他不放心,向大理寺告了假,在家里守著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