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谷看了他一眼,腦中閃過一瞬息的疑惑:“楊大人既然身體欠佳,快回去歇息吧。”
“多謝大人體恤,”楊回巴不得趕緊離開這里,起身施禮道:“下官告辭。”
說完離席而去。
歐陽谷又在常平倉里轉了半炷香的工夫,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他立馬叫了名心腹書吏余平,使了個眼色:“你這幾日留意著楊大人。”
余平應了聲“是”,接下來便盯住了楊回的一舉一動。
……
楊回從常平倉出來立馬找到陳世儀,問他:“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陳世儀得知戶部命常平倉將囤的生絲全部售賣出去后也大驚失色:“戶部……戶部的文書怎么快就來了嗎?”
他原本的計劃是等把生絲的價格炒高之后,商行由于恐慌手里訂購了大量的生絲,得知北地沒有發生旱情之后,生絲就不值錢了價格回落到泥里,這樣常平倉里囤的生絲再沒有賣出去的可能,甚至為了穩住市價還得花銀子繼續收購、囤積,那就賠大發了。
沒想到常平倉反向操作,就這么利利索索地把生絲拋出去了,他們反倒因為前期為了做足戲搶購生絲而折進去上百萬兩銀子。
楊回冷冷看了他一眼:“連陳先生都不知道,本官又該問誰呢。”
不光杭州府常平倉售光了生絲,連臨近的松江府也開倉售賣,生絲商不著急了,也不再加價訂購生絲了。
情況急轉直下。
陳世儀被問得說不出話來。楊回拂袖而去,臨走扔下句話:“盡快滾出杭州府,有多遠滾多遠。”
陳世儀:“是。”
“叫你的同伙也都趕緊離開杭州府,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楊回邊走邊罵罵咧咧。
陳世儀嘆了口氣:他肯跑,那些花了銀子訂購生絲的商人還沒來得及賣成銀子,斷然不肯走的。
……
楊回去見陳世儀的事被余平盯梢到,但他沒聽到二人說什么,只能匯報給歐陽谷:“楊大人見了個操著京城口音的男子。”
歐陽谷聽了越發生疑,翌日,他召集治下的商行:“本官始終沒有聽到戶部關于北地大旱的說法,以本官看,杭州府內的生絲不會很短缺,不要再四處高價訂購生絲了。”
這次,有些沉不住氣的商人甚至拿出了三成作為訂金,有百萬兩銀子之多。聽到歐陽谷的話后,憑著他們從商多年的預感,生絲的價格要跌了。
他們本來還慶幸自己訂購到了生絲,才沒安生幾天,又要擔憂價格跌虧錢了。他們的擔憂不是在兩日后就兌現了,頭一批囤生絲的商行開始以低價拋售,供應一多,市面上的生絲價格應聲回落,甚至急劇下跌。
要知道,一樣商品一旦有人開始低價拋售,那么第二家第三家立馬就會跟上,而且一個賣的價錢比一家低,生怕脫手慢了。
那些把全部身價,甚至向錢莊借錢訂購生絲的商行撥著算盤,痛不欲生,一邊低價賣出一邊罵自己當初為什么不聽知府大人的話非去高價囤生絲……追悔莫及。
誰知又過了不幾日,又傳去風聲,說是大理寺少卿馮遂來了,據聞有人在散播謠言,故意擾亂杭州府的生絲價格,要查出來后抓人治罪。
什么北地大旱,戰事將起,生絲短缺……全是謠言!
早已草木皆兵的生絲行情更糟糕,一夜之間又跌下去六七成,哪怕這樣也賣不出去了。
商人們恨得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