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女子不用服徭役,想用她們,只能是“雇”而不是“征”,而“雇”是要給工費的。
銅仁縣縣令說道:“沈大人果然心細,黔地有個風俗,若夫婦二人頭胎生下的是女兒,便留下來,養大了為家中做活兒,或帶大幼弟,故而十分能干。”
除去頭胎的女嬰,后面生下來的,多半會丟棄或者溺死。
經二人這么一說,焦硯忽然兩眼發亮,說道:“對對,黔州府的女子十分耐勞能干,只要工部愿意雇傭她們,本官,本官從黔州府的府庫中出銀子為她們發工錢?!?/p>
黔地沒那么多禮教束縛女子行事,只要出工錢,倒也不必擔憂招募不到人。這還真是個法子,是沒有其他辦法的辦法。焦硯企圖趕緊抓住,不叫出了岔子被人彈劾,他害怕啊。
沈持瞧了俞馴一眼,見他面色稍有緩和,遂說道:“此事在下要回稟朱大人,若他同意,在下再與焦大人細說。”
商議完此事,焦硯對他千恩萬謝,一時竟不提先前的齟齬了。
叫沈持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這天回到驛站后見到朱文濟,他將這事說了:“要是真征外徭,到時候民怨沸騰,說不定連咱們工部也會被牽連其中,朱大人,下官以為,還是讓焦大人挑選能干的壯年女子,出錢雇為人力最是妥帖?!?/p>
朱文濟笑道:“要是在別的省府,本官斷然不會答應,只是在黔州府嘛,”他眨了下眼:“史三娘為將軍之地,雇傭女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
這便是答應了。
沈持告之焦硯,這人立即發出招募告示,日給150錢——在當朝恰好能買五升米,跟征外徭是一樣的待遇,張貼出來后,來報名的女子不可計數。
尤其是黔山、安仁兩縣的人家,剛在銅仁縣落腳,正無以為生計呢,把這事兒當肥肉,但凡家中有壯年女子的,無不想去的。
人力缺口得以暫時補上。
八月十一日,辰時,黃歷上是動工的良辰吉日。
銅仁縣敲鑼打鼓,爆竹三聲后,工部侍郎朱文濟騎在高頭大馬上,繞著縣城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悉爾縣有朱砂……于貞豐十七年八月十一日,派工部在黔州府銅仁縣鑿山開礦,爾等百姓勿破壞工事……”
沿途聽到的百姓都跪下來山呼萬歲。
而后,從大萬山朱砂礦局調集過來的幾十名工匠,由山麓攀上山,在工部堪好的一處礦眼上開始鑿山。
叮咚,叮叮咚咚……
挖到
洪水聲時而如獸嗚咽低吼,
時而又如梟鳥夜鳴,令人毛骨悚然。
在安仁縣對望的安遠縣最高的山頭上,鎮西將軍史玉皎一副鎧甲身負長矛,
正帶著兵士在巡境,銅仁縣開礦乃朝廷大事,
為防止西南邊疆各南蠻國的細作潛入,兵部給她發了公文,
命她嚴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