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容易讓人生出親近之心。
聽到他的恭賀之后,
沈持再拜:“臣再謝天恩?!?/p>
謝完恩起身時,眼角的余光撞見太和殿的重檐廡殿頂,
密密麻麻的斗拱,重重咬合的梁柱,
雕梁畫棟讓人不敢相信那不過是一根木材鋪搭而成,后世人說木材的溫潤性,
應和了含而不露,
木材的獨特紋理,
應和了沉斂大氣,儒家的帝王之道,
也與之相合,
含而不露是每一位帝王的必修課。太和殿將木材做到建筑的極致,坐在這里的帝王也將此四個字深深刻在骨子里。
近在咫尺的皇帝蕭敏,
展現給他的面容祥和,
正合了“含而不露”這四個字。
沈持一瞬清醒,
生出的親近之心剎時沒了,唯有對皇權愈發的謹慎,敬畏。他目光微微低垂,等候皇帝再一次開口。
滿朝的朱紫大員,
穿蟒袍的,
身前補子繡錦雞的繡孔雀的……也都在靜聽接下來天子要對新科狀元郎沈持說什么話。
好一會兒,
皇帝蕭敏才再一次開口,卻是帶著玩笑的口吻說道:“朕已一睹新科狀元郎風采,甚美,
甚風流矣?!?/p>
音落,不僅文武百官大驚,連沈持亦是一驚。
本朝的金殿傳臚,一般來說,三鼎甲唱名之后站出來跪地跪一會兒,等到大典結束后謝恩就完事了,天子極少宣他們上前覲見,除非某一科的狀元文章特別好的,叫天子看了意猶未盡才會召到御前問對。方才聽宣沈持覲見,他們還以為皇帝蕭敏要問他治國之良策,結果……就這,只為了看一看夸一夸狀元郎好看?
真叫人捉摸不透,少不得又要感慨一句君心難測。
而沈持,在殿試之前早已準備好了各種對策,就是怕被皇帝臨時起意抓去奏對,這下好了,來聽彩虹屁來了。
但他很快反映過來,皇帝這次殿試策問求的是私心,并不是為江山社稷求一堆治國良策的,守成之君,只要不太荒yin殘暴江山便固若金湯,只要誕育個兒子撫養成人皇儲不空就萬事大吉,沒啥天天求賢若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