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他大權在手,
一言足以興邦,一言也足以喪邦,
天子信任,贊他為國之柱石,
是在京城里跺一跺腳,
全天下都會跟著顫抖的大人物。
這是頭一次。沈持從太和殿走到東華門外,
左相蕭汝平、右相曹慈,禮部侍郎李叔懷,
鴻臚寺卿楊旭,
大理寺卿賀俊之,還有六部、京兆府的官員也一并站在門外。
在看見賀俊之的一瞬,
想起先前在大理寺的種種,
猝然碎了他的恍惚,
讓他一下子清醒了。
眼前的宮墻是真切的,春日的瓊芳馨香,他身上的狀元朝服也是真切的。不是夢,是真的,
真的。
沈持心中雀躍得有點不像話,
他不形于色,
領著新科進士們與各官員見禮。
這時,京兆府官員牽來一匹駿馬,引到沈持面前:“沈狀元會騎馬嗎?”
京兆府的官員都要給狀元郎牽馬,
讓他受寵若驚:“多謝大人,在下略騎過幾回,只要馬溫順,在下倒是不怕。”
他倒是會騎馬,只是待會兒人多,沈持擔憂馬兒會不會受驚,萬一沖撞了圍觀的百姓該怎么辦。
“狀元公放心好了,”京兆府的官員打包票道:“這馬是精挑萬選出來的,最是溫順,遇人不驚。”
沈持放心地點點頭,再一次謝過他。
遠遠地冷眼望著一身紅衣狀元郎的賀俊之瞇起眼睛:謹慎得有點過頭了。
禮部官員將大紅綢花拿過來,為他系在身上:“更顯狀元郎一身風華了。”
沈持謝過他。
當日蕭、曹二人是反對皇帝點沈持為狀元的,不過到底沒有拗過皇帝,如今木已成舟,他們沒有再和沈持過不去的必要,皆笑呵呵地恭賀他大魁天下:“我二人一左一右扶狀元郎上馬怎樣?”
二兩相爺這般伏低,嚇得沈持連稱不敢:“蕭相、曹相,你們真折煞在下了。”
“說哪里話,”曹慈說道:“當年我二人及第,也是前頭的相爺扶上馬的,代代相繼,讓百姓看見我朝待士子的誠懇之心,激勵百姓向學,是美事一樁,沈狀元不必推辭。”
“再說了,御街夸官有天子圣旨,為了激勵士子向學之心,不管什么人見了都要下跪,狀元郎就更不用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