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將后患無窮。
巖間泉水潺潺從腳邊流過,段清川系好披風往前走,一改先前的雍容儒雅,
冷笑道:“本世子還用得著他,白大人稍安勿躁,
讓他多活幾天也無妨。”
“世子殿下一出手就是一千石食鹽,”白青廬說道:“就不怕他給咱們辦不成甲胄的事嗎?”
“區區百副甲胄對于昭朝來說不值一提,
然黔州府苦食鹽短缺久矣,”段清川說道:“沈持回去后定然要與昭朝皇帝細細權衡,
他二人最是精打細算,
這買賣他只賺不虧,
本世子以為做得成。”
能從昭朝手里買得到甲胄。
白青廬說道:“殿下既有把握,臣就按照約定,
賣給黔州府一千石食鹽。”
“嗯,
”段清川輕擺一下披風:“給他。”又囑咐他將這件事做得仔細些,別叫段思倉知道了。
這邊。
沈持等人返回黔州府衙,
請了知府俞馴、通判韓越來,
他說道:“段清川同意售賣給咱們一千石食鹽,
先買下來吧。”
俞馴放下茶杯,沉思了片刻說道:“五文一斗,著實便宜,買回來后,
黔地的食鹽按照多少售賣?”
顯然,
從昭通郡五文一斗運回來,
賣二三十文還有足夠的賺頭,而黔的的鹽價為百文一斗,百姓不得哄搶?
鹽務官唐注瞧了瞧沈持,
緩緩說道:“下官以為,此一千石鹽買回來,仍舊按照先前的售價售賣,暫不可低價,等后續段清川肯持久供應時才可降價。”
不然,這一千石低價售賣完,要是后頭段清川不肯賣給他們鹽了,再漲價就難了,那是要引發民憤的。"